1958年,东郊区和平农业社青年捕雀突击队员郑秀在用弹弓打麻雀。冯文冈摄
1958年,师范大学的学生们在紫竹院轰麻雀。高宏摄
要说吃家雀肉啊,一般老北京人是不吃的。因为知道家雀通人性,不祸害你。老北京的饭馆也没有卖家雀,主要还是南方人在北京开的饭馆,有做家雀的。我记得1970年代在东单往北,有一个上海餐厅,我就吃过红烧麻雀,反正不难吃。那时候,人民生活水平也低,吃得挺香的,但是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好。
以前,我家附近——西直门粮库里,家雀特别多,所以在大跃进的时候,西直门粮库的人“除四害”,抓麻雀,那是繁重的任务。下了班还得加班轰麻雀,这是现代想起来都好笑的事。当时就是因为麻雀是吃粮食的,和人民争粮食吃。实际上,你为了抓麻雀付出的体力、消耗的粮食,远远大于麻雀吃的那么点粮食。
除了在粮库的麻雀,更多的麻雀是吃虫子,秋后、麦收有粮食,平时地里头哪有粮食啊,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谢谢大家!
来源: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主讲 | 赵振华(一把驳克枪)
文字整理 | 李梦真
图 | 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编辑 | 黄加佳
流程编辑:王宏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