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服饰是生活在德宏大地上的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德昂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标志,也是德昂人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的生动体现。
服饰具有实用功能。在传统社会中,服饰作为一种象征符号,既是等级和地位的标志,也是区分不同群体和个体间差异的依据。
在德昂族社会中,男子一般要穿短衣,一般不穿鞋;女子一般要穿裙和长衣;男子、女子在不同场合均可穿拖鞋,在劳动生产时,男子要戴大毡帽或筒帽,女子则要戴斗笠或斗笠配头巾;男子出门时必须穿大筒靴。
妇女一般不穿鞋,仅在劳动生产时才穿,这是因为妇女们怕弄脏了鞋子和衣裳,她们在田间地头干活时,总是把鞋子放在背后,再把衣服搭在腿上,此外,德昂族妇女还要在劳作过程中戴上斗笠和头巾以保护头部不受伤害。
服饰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同时还具有审美功能,德昂族妇女和男子一样,也喜欢穿漂亮的衣服来美化自己的仪容仪表。
女子成年后出嫁时要穿戴上漂亮的新衣服和新头巾;出嫁后穿着美丽的新鞋和新裙;年轻女子出嫁时要穿上“花衣”;已婚妇女婚后要把头发梳成漂亮的发髻,然后再戴上好看的头巾;男子婚后要穿戴上漂亮的衣服和新鞋,德昂族妇女爱美主要体现在服饰方面。
德昂族的服饰与其民族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其历史文化息息相关。
从服饰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出,德昂族先民最早是以狩猎为主,后来逐渐转化为以采集野果和野生植物等天然食品为主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德昂族人民不但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天然资源,还创造了独具特色、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
德昂族妇女喜爱穿“花衣裳”,在她们的衣服上常绣有各种花草图案,德昂族妇女喜欢穿白色或黑色“花衣裳”,在德昂语中“花”与“人”谐音,在德昂语中“花衣裳”被称为“罗莎”(意为妇女穿的衣服)或“罗莎之衣”,是妇女们最喜欢穿的衣服。
在过去,德昂族妇女对自己的服装是很重视的,她们认为一件好的衣服不仅要穿在身上美观大方、舒适实用,更重要的是要起到装饰、美化自身的作用。
她们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既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显示自己高雅、朴素、大方、自信等良好修养和气质;又可以显示出自己勤劳、智慧和富有创造性等品质。
德昂族妇女一般都喜欢穿白底蓝花或蓝底白花衬衫、对襟衫和黑布鞋,衣服颜色大多为红白黑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