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指的什么,cdc结果是什么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3 15:48:54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李子吉

新冠重回视野,“二阳”频登热搜。

从我们身边来看:有些朋友躲过了年末岁初感染高峰,但近期又被新冠病毒“查缺补漏”;还有一些还没从“首阳”的痛苦回忆中缓过来,就又迎来了“二阳”。

不变的,是朋友圈里晒出的抗原“二道杠”;变了的,是发图时的心态——少了一些恐惧,少了一些重视,不会再担心没有药,也不会再担心被封控,但是我们仍然会有一些新的疑问。

“二阳”有哪些症状?比“首阳”症状轻吗?为什么会“二阳”?“二阳”的范围会有多大?短期内是否会出现规模性疫情,从而再次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二阳”之后还会不会有“三阳”“四阳”?如何做好科学防护?甚至,我们还需不需要再对新冠疫情进行防控?

疫情第二波高峰6月将至?

5月22日上午,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第二波感染高峰发生在6月底,约6500万每周。

他表示,本次主要是奥密克戎XBB系列毒株引发传播,将于4月中旬起峰,4月底、5月初有一个小高峰,到6月底将发生第二波高峰。

多地相关机构也报道了当地“二阳”病例就诊情况和新冠病毒感染情况。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近期就诊的发热患者及自感不适的患者中,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比例约为2/3,呈上升趋势。临床观察,近期新冠病毒感染后临床症状以轻型病例或无症状为主,病程相对较短,重症病例很少。

中山市卫生健康局指出近期新增的个案多为首次感染,“二阳”占比约为20%-40%。深圳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后,深圳市通过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主要以轻型为主(占98.0%),未见重型与危重型。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近2周就诊的新冠患者中,阳性患者有60%是首次感染,40%为二次感染。

5月24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2023年第20周疫情周报。报告显示,北京新冠的报告发病数已连续四周列于榜首,第20周的报告发病数是第17周的近4倍。

无论是专家预测、地方健康监测数据还是我们出于身边朋友、同事状况的判断,都在表明,新冠病毒的确还没有彻底远离我们的生活。

为什么接种了新冠疫苗甚至已经“首阳”后还会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是否说明新冠病毒变异后致病力更强?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上旬,XBB系列变异株已成为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境外输入病例中占比达95.6%,和全球情况基本一致。本土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占比由2月的0.2%增加到5月上旬的83.6%,BA.5.2、BF.7和BA.2系列变异株合计占比约16.4%。从我国和全球监测数据来看,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XBB系列变异株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在前述5月22日的大湾区科学论坛上,钟南山分析说,根据相关实验室研究和新加坡等地的真实世界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能在4-6个月的时间内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但如果面对变异株XBB,其保护力可能会减弱。再过一两个月,在去年12月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体内的抗体和免疫力还会降低。

对于一些打了三针疫苗还是阳了的情况,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解释,在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这种情况,这是由于这次病毒传播速度快,出现免疫逃逸。但是他也补充表示,打过疫苗和没有打过疫苗的人群,感染时发生的重症程度比例也不一样,所以现在国际上对这方面有些共识,即鼓励脆弱人群继续接种疫苗。

如何面对“二阳”?

根据本轮病毒感染情况,相较于初次感染,二次感染免疫反应时间会更短,症状也较为轻微,主要局限在上呼吸道,重症病例较少。患者症状表现主要有低烧、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其中咽痛为出现较多的症状。

由此看来,随着时间推移,虽然人群免疫力可能会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丧失。相应地,大多数人免疫力正常,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必恐慌,免疫系统仍会迅速做出反应,病毒并不会带来太大的伤害,对症处理即可。

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一小部分患者有疾病进展风险,如果“二阳”后出现持续发热等全身表现,有条件的应及时使用抗病毒治疗药物,降低重症风险。

今年1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组织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正式发布,强调了早期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提出要将抗病毒药物应用时机的关口前移,原则上应尽早使用口服新冠抗病毒药。

目前国内已有6种获批的新冠抗病毒药物。从效果上来说,国产药和进口药对比没有发现在安全性上有明显区别;在有效性上,由于本身重症病例较少,并未发现在降重症方面的差异。目前国产抗病毒药供应更充足,且纳入了医保,价格更亲民,药品可及性更高,相关部门联合药企也一直在做相应的调整。

3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完善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实施分类管理的通知》,多款国产抗病毒药物可享受临时性医保支付,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规定报销比例。

今年以来,国家已经特别审批了三款国产新冠创新药上市,其中目前国内能够便捷获取的3CL靶点新冠药主要有进口的辉瑞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和国产的先诺欣(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均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Paxlovid价格远高于国产药物,今年临时医保政策到期后,目前其在公立医院的定价为1890元/盒,非公立医疗机构定价2170元/盒,均需自付。

根据南京市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关于新冠治疗药临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和调整部分药品支付比例的通知》,国产新冠药先诺欣个人先行自费支付比例为5%,民得维、乐睿灵个人先行自费支付比例为10%。

具体来看,以医保报销比例最高的先诺欣为例,其售价为630元/盒,个人先自付5%,也就是31.5元,剩下的95%报销比例根据患者是否住院、年龄、是否在职等确定,从30%-100%不等。

除了在感染后要及时对症治疗,面对新冠病毒,接种疫苗仍是重要的防护手段。大量的临床数据显示,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新冠重症感染。

钟南山表示,接种灭活疫苗或亚单位蛋白疫苗,加上一次感染这种混合免疫后六个月内,对奥密克戎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面对可能到来的XBB感染小波峰,对有基础疾病、免疫低下及老年人群体,需要注射新的疫苗,以此来预防感染。对于弱势群体,及时注射覆盖XBB病毒株的疫苗可减少额外死亡。

5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咨询小组对今年的新冠疫苗加强针更新作出建议,提出新的疫苗应该主要针对目前占主导地位的XBB变异株。钟南山透露,有两个能覆盖XBB变异株的疫苗已经初步被批准,很快就能面世,还有三四种很快能被批准。

根据5月17日威斯克生物官微发布的消息,钟南山所提及的针对XBB变异株且研发进度靠前的疫苗,大概是来自威斯克生物和川大华西医院联合开发的新冠疫苗。

据威斯克生物表示,其与川大华西医院合作开发的针对最新流行XBB等新冠变异株研发的两个产品,即*双价新冠病毒蛋白疫苗(Sf9细胞)与*三价新冠病毒三聚体蛋白疫苗(Sf9细胞),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将尽快开展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以尽早将这两款新型疫苗投入市场,用于当前XBB等变异株新冠病毒的感染预防,这两款疫苗也是在全球率先进入临床试验的针对XBB等变异株的新冠疫苗。

在完成全程接种的基础上,积极接种加强针,体内抗体水平会迅速上升。无论是尚未感染者,还是曾感染过,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且已达到疫苗接种时间,建议还是要尽快接种。

还会有第三波、第四波感染潮吗?

2023年1月8日,我国开始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全民核酸”成为过去式,感染者可以通过抗原检测来确诊;中国疾控中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更新停留在4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5月5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不过身边逐渐增多的“二阳”提醒我们,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的“全剧终”。

分析几个代表性国家的新冠流行数据来看,新冠的流行呈现出几个月一次的感染高峰,新冠病毒的第三波、第四波感染潮仍有可能会出现。但不同人群免疫背景的差别,叠加感染时间差别,会导致易感人群被分割得更加碎片化,病毒也不会像之前那样暴发式流行,其流行周期波形会越来越弱,传播会越来越有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人多次反复感染新冠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同时由于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很快,对待新冠病毒,目前还做不到像流感一样,预测可能流行的毒株,然后提前生产疫苗。从这个层面来看,新冠还没有办法和流感划上等号,即便再次感染后的症状会越来越轻,我们仍要对“二阳”甚至“多阳”重新引起足够的重视。

原因之一就是不容忽视的“长新冠”风险。

“长新冠”通常指新冠后遗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对其定义为:“在新冠感染后4周后检测不到有复制能力的病毒,但仍然持续有症状或健康问题。”有研究显示,目前已有超过200种不同的长新冠症状,其中常见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疲劳乏力、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心悸、认知障碍、肌肉疼痛以及嗅觉、味觉丧失等。

对于“长新冠”发病率,各个研究的结果差异较大,从少于10%到大于80%均有,目前一般认为 10%-30%是比较公允的比例。根据10%感染者的保守估计发病率,全球超过6.51亿记录的新冠病例,全球至少有6500万人患有“长新冠”,且由于许多病例并未记录,因此“长新冠”患者实际上可能要高得多。

5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年学术年会上表示,“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这是有临床数据的,所以病人该诊断要诊断,该用药要用药。”高福认为,长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要回避,不要因为长新冠可能对人类有影响就不敢讲,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总之,对于可能即将到来的新冠第二波感染高峰,我们要“温和地过峰”:一方面,虽然新冠还没有变成类似“流感”的疾病,但它不应该成为困扰大家进行正常经济生活的阻碍,我们也不应该因此过度采取防疫的措施;另一方面,不管是增加药物的可及性、还是加快新疫苗的面世、明确疫苗接种策略,我们仍然需要保护好易感人群,对常态化波动的新冠做好常态化的防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