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师说的心里话文案,对老师说感谢的文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4 07:45:49

文 | 李世海

李树梅老师是我高中时期的数学老师,在第三十五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很想对我敬爱的李老师说说心里话,这些话语积压在我的心里已经有些年头了,大有不吐不快之感。可能,他曾经对我说过的话和为我做过的事情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是我自始至终却埋藏在心灵深处,难以抹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深刻。30多年来,李老师的音容笑貌时常闪现在我的眼前,他那充满智慧的话语经常回荡在我的脑海中。

李老师,毕业于德州师专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我们这所农村中学担任数学老师。他个子不高,一头浓密乌黑的自来卷发,圆白脸庞,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对小虎牙,厚薄适中的嘴唇,不笑不说话,走路带着风,人,怎么看都是那么的清爽利落,精明干练。 李老师,人不但长得帅气,而且为人厚道善良、性情温和。

最主要的是李老师数学课讲得好,同学们都愿意上他的课,数学学得好的愿意上,数学学得不大好的也愿意上,有的因为喜欢李老师这个人,本来不喜欢数学的人也开始喜欢数学了。课上,李老师妙语连珠、深入浅出、举一反三,把枯燥的数学讲得趣味横生;课下,他和我们打成一片,没有一点师道尊严的架子。同时,他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在他眼里绝对没有好生与差生之分。

其实,李老师和我们是同龄人,比我们大多数同学大不了几岁,有的同学还和他同年,有的甚至比他还大几岁。差不多的年龄,我们还在上学,不知道自己的彼岸在哪里,前途一片迷茫,而李老师已经为人师表,站在讲台上带领我们畅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课上课下还经常给我们侃侃而谈人生理想和生活的智慧。

李老师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令我们崇拜,他是我们心目中的偶像。

在平时生活中,他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尽其所能地为我们提供帮助和关照。无论在校还是离开学校后,许多同学从不同方面都得到过李老师的帮助和人生指引,在某种程度上,李老师可谓是一位明师。有人说,人生有四个幸运,有幸成为人,没有做畜生;有幸成为男人,而不是做女人;有幸遇到明师,这是很了不起的缘分;有幸进入佛门(在此没有提倡大家都出家做和尚的意思)。他,恩师与兄长集于一身,人生中能够遇到这样一位好老师确实是幸运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中学,学校条件比较差,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每天的喝水都成问题,特别是到了冬季,晚自习要上到很晚,寒冬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渴望喝上一杯热水,暖暖身子,同时缓解一下难耐的饥渴。学校食堂能勉强提供三餐的热稀粥就不错了,在那个基本生活资料十分紧缺的年代里,寒冬时节就别指望学校提供热水了。每当这时,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就会经常推开李老师的那间办公室兼宿舍的门(其实就是一间透风漏气的20平方左右的小平房),李老师备课、批改作业和生活起居就是在这间小房子内,冬天,学校给老师们配备的取暖设备就是一只对掐儿粗细的煤炭炉子,少的可怜的一堆碎煤块胡乱地堆放在房门口的一边,即使生着炉子,房间内的温度也高不到哪里去,也得穿着笨重的棉鞋和厚厚的棉衣裤。我们进的门来,每人先倒上一大搪瓷缸子热水,顺便再向李老师讨教一些数学上的难题,一边喝着热水,一边听着李老师的讲解,一会儿,身子和胃暖和了,脑子似乎也开了窍。很晚了,大家还是不愿意离去,一起又闲聊一会儿,李老师滑稽幽默的故事引起阵阵欢笑,寒冷的冬夜,温馨的气息充满了他那小小的房间。那时,李老师的那间小房子一度成为校园里的一景。即使几十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依然有一种暖暖的感觉。

这些年来,我时常回想起那难忘的岁月,对于我来说,李老师不仅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记得,那时候,正式高考前,要先进行预选考试,即每个地区给一定的名额,县里又把名额分配到每个中学,一般的,在7月份正式高考前,大约五六月份就会进行预选考试,没有预选上的学生就不能参加高考了,就得卷起铺盖走人,回家该干嘛干嘛去,像我们这些农民的孩子就得回家,接过父辈的锄头继续修理地球(在此绝无看不起农民的意思),可能是过度紧张或者别的什么原因,那一年的预选考试,我感觉没有考出自己的水平,感觉没脸见李老师了,还担心可能预选不上,一天傍晚,在校园里遇到了正在散步的李老师,他见我萎靡不振的样子,就叫住我,问我为什么不开心,我硬着头皮向他说明了原由,他微笑着对我说,马上就要迎接大考了,蔫成这个样子,这个状态怎么能行!并且安慰我说,你进入预选,应该没有问题吧,毕竟平时的成绩摆在那里,不用过度担心,要对自己有信心,打起精神来,再拼搏一个多月,寒窗十年不就是为了这几天嘛。当时我一直低着头,默默地听着李老师开导的话语,没有说一句话,激动、感动地眼泪快要流出来,心里默默下定决心,一定牢记李老师的教诲,拼上这最后个把月,绝不辜负李老师对我的期望。从那一天开始,我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整个班里,数我晚上睡的最晚、早晨起的最早。按照各课老师的要求从基础知识抓起,认真梳理各课知识要点,一遍又一遍地做模拟试卷……

1984年7月7日,高考如期开考。老天似乎在和我开着玩笑,我多么想把数学考得好一点,给我敬爱的李老师争光,据说,那一年的理科数学题是1977年重新高考以来最难的一次,我的数学才考了27分,关键时刻掉链子,真让我无颜面对我的李老师。出乎预料的是,幸运之神还是光顾了我,让我压着分数进入录取线,记得当年录取分数线是408分,而我考了408.1分。古有“一笔之差丢状元”,今有我0.1分进了录取线。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根据往年录取经验,存在提高录取分数线的可能性,虽然暂时进了录取线,可以笑一笑,如果真的提高了录取分数线,我会哭的更难堪。人在遇到事情时,往往首先会向坏处想,其实内心深处是多么盼望好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天随人愿,好事发生在了我的身上,我收到省城一所中等专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虽然仅仅是一所“中专”学校,但是,那可是改变我和我家庭命运的大事件。我清楚记得,那一年的9月11日,有生以来第一次坐汽车,并且是开往省城济南的长途大客车,从那时起,开启了我人生美好生活的旅途。

其实,我能被省城这所学校录取,之前还有一段故事,当年一般是在高考前填报志愿,隐约记得,本科、专科、中专各选报三个志愿,期初我自己选报的学校大多是本地区的学校,选择的专业也都是很普通很传统的专业,李老师看了我的志愿书后,笑着对我说,你有点出息,行吧?!选报志愿,眼界一定要高远,不能让“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思想左右了,我们努力学习的目的不就是要走出去,到广阔的天地去开拓奋斗吗?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吗?其实,李老师口中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当时听起来似懂非懂,但是觉得老师的话有道理,肯定对我们的前途有利。他帮着我重新调整了志愿,这一调整,肯定在后来的录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后来才有了我能被省城这所学校录取的可能性,进而毕业后又有幸留在了省城工作,进而又有了我现在的幸福人生。

著名作家柳青的《创业史》上有这么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后来我想过,在我人生最紧要的几步,李老师给了我决定性的影响,在我遇到挫折,心绪低落、失去信心时,他几句话语打开我的心结,使我充满信心,鼓起斗志。如果没有那一个多月的奋力拼搏,有可能不是过了0.1分而是有可能差了0.1分甚至更多,0.1分之差就是天壤之别!我的人生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什么样子?我自己都不敢想象。当年我们级部共有300多名学生,最后仅仅有15名学生考取了大中专院校(当时我所在高中还算是我们县里较好的学校呢)。还有,后来的选报学校志愿,不是李老师替我把关调整了志愿,我也不可能来到省城这所学校,那我后来现在的一切更无从谈起。

在2019年的教师节,这个温馨的节日里,我衷心祝愿李老师以及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壹点号 山东创作中心)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