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天皇
而我们今天说的日式炸肉排的做法,自然也就是明治时期以后的事情了。那既然都是炸物,又是先有天妇罗,后有炸肉排,那为什么日式炸虾叫天妇罗虾,但日式炸牛肉却不叫天妇罗牛排呢?
这是因为,虽然它们都是日式炸物,但天妇罗与炸肉排,是属于两个不同的做法。
如果从菜系上来讲,两者来自于两个不同的菜系。
天妇罗来自于葡萄牙菜系,并且已经被深刻地改良,说是传统日本料理也已经不为过(毕竟葡萄牙可没天妇罗这种东西……)。
但炸肉排,起源的说法比较多,有的说法是它源自于奥地利维也纳炸猪排,有的则认为它来自于法餐,而徐静波教授的考究比较详细,认为是大正二年(1913年),在德国修习烹饪的高田增太郎回到东京后发明的,或者是大正十年(1922年)一个名叫中西敬二郎的早稻田高等学院学生发明的。
但不管是来源于哪一种,奥法德都是欧洲中部的菜系,且时间上肯定是比天妇罗晚得多的,所以这种做法并没有太过于日本本土化,依然保留了大部分西洋菜的风格。在如今日本,也依然把这一类做法归入洋食,即使蘸料和做法上也有一些日本料理的影子,顶多也就称为和风洋食,就如同我们说的海派西餐、豉油西餐一样的,而巧的是,海派西餐里的炸猪排做法也非常相似,也是有人认为是从维也纳炸猪排演变而来。
而如果从做法上来说,两者也有很大区别。
天妇罗裹的是面糊,追求的是炸出轻盈如浮云般的炸衣,虽是油炸却要清爽;而炸肉排则是扑上面粉后,又裹上鸡蛋液,最后粘上面包糠再进行油炸,要的是炸衣脆而焦香。
这种做法是不是感觉似曾相似?没错,这就是日式炸猪排,也就是吉列猪排的做法
日式炸猪排,英文为“tonkatsu”,日语为“豚カツ”。日语的“豚”即是猪的意思,而“カツ”则是来自于“カツレツ”,也就是炸肉排的意思,“豚カツ”将两者连在一起,也就是炸猪肉排的意思了。
至于为什么叫吉列猪扒,吉列一词是源自于英文cutlet ,也有可能是法语 côtelette, 意思炸过的肉片,后来可能是由香港地区(无确切说法)音译成为吉列,指的也是这种日式炸猪排。
而吉列猪排的做法与我们今天要说的炸牛排,做法大体是一致的,只不过猪肉不能生食,所以一般薄切,腌制捶打后炸至全熟,而牛排不宜过老,所以厚度要稍厚,熟度控制在5成左右即可。
既然是一份日式炸牛排,那么炸衣必须要有的低筋面粉、鸡蛋以及面包糠,三者缺一不可,否则炸出来的就谈不上“日式”了。
有了炸衣,则要选用一块合适的牛排。一般建议选用等级较高,肉质细嫩,筋膜较少且有一定厚度的牛排。
比较适合的部位比如眼肉、板腱(最好去掉筋),退而求其次眼肉盖也是不错的选择。为什么要选择筋少的呢,因为筋多的话就需要吃的时候切薄片,才不会过于影响口感,例如上脑、牛小排等,但因为炸牛排外面裹了一层炸衣,切薄片其实很难操作,很容易把炸衣切得七零八碎的,所以我们尽量选择可以宽度切长一点的、细嫩少筋的部位,要更合适一些。
厚度上,建议选择2-2.5cm左右的牛排,如果太厚的话,裹着炸衣炸完之后一般会夹生,那么就需要在炸之前先低温慢煮了。而如果经过低温慢煮再炸,则靠近炸衣部分会很容易过熟,毕竟油温很高,导热很快,所以我也不建议先低温烹饪再炸,还是选择合适厚度直接煎最好。
而选择直接炸,牛排就必须彻底恢复到室温,如果天气冷室温很低,那么建议放到烤箱发酵档,至少牛排得有个十几度才行,否则炸的时间是相当短的,而且是所有面一起深浸到油里,全程一分钟不到,如果解冻不彻底,那么即使最后静置,牛排的中心依然会有夹生。
如果你选用的是和牛,那么肉质比较细嫩,可以直接炸。如果你选用的是比较瘦的草饲,那么可以提前用盐水、洋葱进行腌制,可以使牛排嫩化,这样煎出来的牛排也会比较细嫩。
彻底解冻后的牛排,依然要用厨房纸擦去表面多余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