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症日通知,世界癌症日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7-09 00:53:27

1 问:亲人患癌后,家属应不应该将实情告诉患者?亲人患癌后,家属应不应该将实情告诉患者?

答:

可根据癌症患者平时心理状态,依照以下四个告知层次进行判断和告知。

第一:内心脆弱的患者。

告知:不是肿瘤。

第二:内心脆弱但需密切配合治疗的患者。

告知:这是肿瘤,但是,是良性的。

第三:针对知识很全面、完全无法隐瞒病情的患者。

告知:是恶性肿瘤,但分期早,可以治得好。

第四:文化水平高且理性的患者。

告知:如实告知。

2 问:面对癌症,患者本人应该怎么做呢?

答:

病魔同时考验着患者与家属,作为患者本人,不安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因为这种不安导致对“现在”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要从这种不安的情绪中走出来,需要重新肯定和认识自我,需要思考人生中日常事务重要性,并进行排序。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看待,做最重要的事情,把癌症的重要性适当降低,“忘记”癌症,不要让癌症占据生活的全部,试试这样就会逐渐走出不安。

首先,要纠正击垮心理的几大误区。

误区1:患了癌症=宣判死刑。

用实际抗癌成功例子鼓励自己,规律地进食,补充营养,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往好的地方去想,积极配合治疗,自己可能就是那个成功案例的佐证。

世界癌症日通知,世界癌症日有什么要注意的吗(5)

误区2:患了癌症=家庭的拖累。

让自己学会换位思考,这点很重要。尝试问自己“如果患病的自己的家人,自己会怎么做?”……通过这样的自我对话,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和配合治疗,不让家人失望。

其次,如果自己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坚定治疗信心,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既能给家属带来更多能量,也能给其他相同境遇的病友带去更多的鼓励。要知道,坚定的信念,就是治疗中最珍贵的法宝,也是给家属最好的回报。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真的遇到了凭自己难以去克服、消化的情绪难题,不要怕,多去沟通或者找专业人员为你解答,相信一定会对你有帮助的。

最后,请所有正与癌抗争的人坚定信念,不要放弃,坚持治疗,你就是最棒的!

3 问:面对癌症患者不同时期的情绪状态,家人该如何帮助?

答:

(1)体验震惊期——安慰

多数癌症患者在初次得知诊断结果后都会感到震惊,顿时不知所措甚至产生晕厥,出现类似低血糖的症状,并感到大脑空白。

这时家属需要向患者表达情感上的安慰和关心,确保长时间的陪伴,保持适当的身体接触。如轻轻握住患者的手或揽住肩膀等,这样可以使患者有安全感,使其体会到自己并非独自面对不幸。

(2)怀疑否认期——循序渐进

当患者既希望能确认结果,又希望听到不是癌症的诊断。

这时家庭家属不要急于让患者接受现实,因为这会使其遭受较大的打击。根据患者的性格和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地使其了解和接受真相。

(3)恐惧行为和生理反应期——解决根源

当患者极力否认而不能改变诊断结果时,会产生恐惧,包括对疾病的恐惧、对疼痛的恐惧、社会关系变化(远离亲人或朋友)的恐惧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患者会表现出恐慌、哭泣、警惕、冲动和愤怒等行为,并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功能变化如颤抖、尿频、尿急、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皮肤苍白、出汗等。

家属要让患者将自己产生恐惧的过程或原因表述出来,了解患者所担忧或害怕的事情;家属应尽可能地去了解该类型癌症的相关知识、解决方法,纠正患者夸大或错误的认知;找到同类型的患者或家属,通过分享他们的经历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4)幻想期待奇迹期——顺应情绪

当患者经历了患上癌症的痛苦体验后,已能逐渐接受现实,但却出现幻想。比如,希望出现奇迹,希望一种新药的问世能根治自己的疾病,或是希望专家能研究出根治癌症的新方法等。

这时家属要顺应情绪,支持其与疾病抗争、提升信心、提高应对能力和消除恐慌。让患者明白奇迹发生的可能性是在每一步治疗后提升的。

(5)绝望抗拒期——耐心

当各种方法治疗都未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病情进一步恶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以及难忍的疼痛时,患者此时会对治疗失去信心,听不进医护人员、家人或朋友的劝说,表现出易怒、挑衅、不服从、不遵医嘱等。

这时家属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患者自己停下来,承认患者的痛苦并给予安慰。

(6)平静冷漠期——陪伴

当患者已接受现实,情绪稳定表现的服从,配合治疗,对死亡已不恐惧。但这只是积极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患者处于消极被动应付状态,冷漠情绪,不再考虑自己对家庭与社会的义务,专注于自己的症状,感到无助并产生麻木。

作为亲朋好友,帮助病人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并帮助他一起完成,也许是最应该做的事情了。过分地关注他病情的变化,反而是让癌成为家庭中最重要或者唯一的事情了。这时作为家属应保持与患者的亲密陪伴,了解并满足患者的一些内在需求。家属也要注意区分冷漠和抑郁的症状,避免抑郁的出现和加重导致一些极端行为。关注相关资讯,并向患者提供充满希望的信息,与患者共同决策和承受。

世界癌症日通知,世界癌症日有什么要注意的吗(6)

4 问: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如何调整?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如何调整?

答:

当癌症突然降临,不论是对患者本人或是患者家属,都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作为家属,陪伴着至亲抗击病魔,目睹着自己的亲人忍受痛苦却无计可施,那种无助感其实最是折磨人,同时由于前途未知,还要承担着至亲可能会随时离去的不安,还有来自社会、经济、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难免产生恐惧、焦虑、抑郁、孤独等。

有研究显示,87%的患者家属得知癌症诊断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痛苦,高于肿瘤患者的74.7%。而家属是患者的精神和情感支柱,家属的情绪变化身心健康是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的前提,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起重要作用。家属在陪伴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家属应该试着采取以下这些措施去调节自己的情绪。

世界癌症日通知,世界癌症日有什么要注意的吗(7)

(1)积极应对。家属想想是不是情绪再悲观也改变不了病情,但如果有个积极的心态,是不是既能增强自己应对的信心,还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让Ta能更加勇敢地去与疾病斗争。

(2)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从悲伤的情绪中转移到室内外的运动,营养配餐等,可以与患者一起运动,会让身体状态得到保持或增强,以应对之后会出现的各种情况

(3)多与医护人员沟通。信息交换在沟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家属在沟通中得到有关治疗效果、护理知识、治疗费用和时间以及患者安全信息,可以减轻由于信息缺失造成的焦虑和不确定感,从而调整不良情绪。

(4)自主学习所需知识。一切恐惧源自未知,家属可去自主学习相关的疾病知识,或许并不能全面深入,但了解多了,这种不安、恐惧的情绪会逐渐得到一些缓解,且学习相关的治疗、康复知识,也能更好地帮助患者。

(5)在自身无法调节的情况下,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5 问:网上说法:三分之一癌症患者是被吓死的,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

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它告诉我们心理因素对癌症治疗效果影响很大,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压力对肿瘤生长及癌细胞扩散均有影响。新近神经精神免疫学的研究表明,心理失衡会通过大脑引起精神、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现代医学更是认识到,肿瘤是种“心身相关性疾病”。

一个非常著名的死囚滴血实验,说的是某实验科学家在一位死囚临刑前给了他两个选择:绞死或是放血致死。死囚选择了后者。于是科学家蒙住他的眼睛,用刀背划了一下他的手背(实际并未割破),并让温水流过他的皮肤,令他产生自己正在流血的错觉。一段时间后,死囚在并未受到实质性伤害的情况下黯然离世。从医学数据来看,消极和恐惧的心理确实会加速这个过程,在癌症治疗过程中,这个道理一样适用,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身体在对治疗进行“抵抗”。治疗效果下降,癌症病情变得难以控制,从而导致加速死亡。

世界癌症日通知,世界癌症日有什么要注意的吗(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