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前世今生
2020年11月,随着摩拜创始人胡玮炜逐步卸任摩拜系列公司,早期共享单车布局由ofo、摩拜的双强争霸到如今青桔、哈喽和美团的三足鼎立,共享单车市场又完成了一次洗牌。
共享单车,这个概念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时间不长,却已赚足了眼球和风头。第一代传统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在郁金香之都阿姆斯特丹问世,该系统下使用完全免费,车辆不上锁且无人监管的模式,市民可随意取用,但是无法解决偷盗损毁的问题;在这之后的1995年第二代传统公共自行车系统又出现了:自行车采用固定存取地点,投币开锁,但管理难度较大;再到20世纪90年代末第三代基于信息技术与会员制管理,这一模式成为了当前政府的一个主流模式;终于在2010年,美国Social Bicycles创意性地提出了借助手机APP和GPS定位,快速租用归还的无桩模式运营,这也算是现代共享单车的雏形。
报告指出,中国共享单车市场已经完成了三个发展阶段。2007年—2010年为1.0时代,由国外兴起的公共单车模式开始引进国内,由政府主导分城市管理,多为有桩单车,有桩单车是指所有的自行车和用户都需要一套硬件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比如停车用的停车桩、用来支付刷卡的设备、繁琐的认证注册流程等。2010年—2014年为2.0时代,专门经营单车市场的企业开始出现,但公共单车仍以有桩单车为主。第一个在国内提出共享单车概念,并在小范围内应用起来的人是ofo的创始人戴威。戴威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2013年结束支教后回到北大继续攻读硕士,在此期间他与四名合伙人在2014年创立ofo小黄车,起初只在北大校园内推广,旨在为学生解决校内出行的问题,成功走出校园之后,创立了国内首家以平台共享方式运营校园自行车业务的新型互联网科技公司,首创无桩共享单车出行模式。而摩拜的胡玮炜从汽车朋友圈里拉了一支团队,成立摩拜单车项目并于2015年1月,成立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并拥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工厂。胡玮炜创办摩拜是希望通过技术创新结合新型商业模式,寻找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 ”难题的有效途径。摩拜单车的出现,努力实现着让自行车回归城市,用骑行去改变城市,完善了共享单车在城市社会开发环境下的应用模式。2016年4月22日,摩拜单车正式上线,并在上海投入运营,9月1日正式进入北京。可以说,以戴威和胡玮炜团队为首的一群年轻人共同发明创造了无桩共享单车,无桩共享单车是指,所有的注册认证都随时随地在线上操作,用车还车也没有必要到特定的区域,而且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支付也在线上操作。
2016年-2018年,共享单车迎来了3.0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摩拜为首的互联网共享单车应运而生,更加便捷的无桩单车开始取代有桩单车,在全国各大城市迅速扩张,多久共享单车品牌诞生并且获得风险投资,共享经济的市场也迎来井喷式增长,一时间众多资本涌入该领域都想从中分一杯羹,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也为马路边提供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随之诞生—— 共享单车被以颜色来区别。其中以红黄绿蓝黑最多见,正如提起小黄车大家就会想到ofo,提到蓝色就会想到小蓝单车,作为一眼可以看到并认出来的标识,颜色起初是共享单车的重要武器。然而,当各型各款的共享单车接踵而至,事情变得不再那么简单。共享单车的颜色只有几种,可品牌数量一度上升到了数十家,迫使每家共享单车大力发展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企图通过市场扩张来垄断单车颜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个品牌之前的竞争力与日俱增。大力增加共享单车的数量和城市内投放点,各大平台”免费骑“和五花八门的优惠卷,越来越低的行驶费用,更有媒体报道两家共享单车的员工为抢夺同一处人行道上的单车投放点,大打出手,打架人数多达二三十人。从最初的市场卡位战演变成了后来的恶意竞争,而共享单车平台的标杆之一ofo小黄车,就倒在了其中。
自从2016年共享单车行业蓬勃发展后,ofo迅速提升订单产量,在连续收获数轮融资后,ofo宣布发展海外战略业务,先后在美国旧金山,英国伦敦,澳大利亚,泰国等地投入运营,ofo看似势不可挡地拓展全球业务时,中国境内的竞争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其实并不在乎共享单车品牌的选择,在没有任何突出特点的单车面前,大家更愿意选择费用较低的平台。3.0时代的共享单车除了颜色之外几乎大同小异,而没有特点的产品往往很难保持客户忠诚度,而单一的颜色无法作为品牌注册专利,为了拉拢顾客各平台绞尽脑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从最初的需要支付押金,按小时收费到后来的1元骑行30天,5元包3个月等等,大浪淘沙,在此期间其他资金薄弱的共享单车平台纷纷*,剩下的两家ofo和摩拜继续竞争的同时,新的问题也随之暴露。看似满大街摆摆放的单车,其实破坏率非常高,管理不当也导致平台非常难以有效的回收自行车。消费者们往往扫到的都是龙头松散,刹车不灵,铃铛损坏等等有问题的单车,这使得城市资源和流量被极大程度地浪费,而平台甚至没有办法回收那些被扔在荒郊野外,高速公路的共享单车,要知道一辆共享单车的制造成本约在200-1000元左右。长此以往,平台维护运营,庞大的人员开支,可回收的车辆支出远远高于从消费者手中获取的利润,一边拓展海外市场,订单的ofo资金链就出现了问题,国内数以百万的共享单车仅凭每月几元的收入无法为平台带来收益,与此同时各大媒体新闻不断爆出ofo小黄车“未开锁扣费”,充值押金、退押金的时候被诱导消费,充押金的时候变成年卡用户,或是在退押金的时候被升级成年卡等种种误导消费者的行为,糟糕的用户体验,使得ofo在消费者中的口碑跌落冰点。2018年,由于拖欠贷款,利息共约7000万元,ofo被合作伙伴、自行车生产企业上海凤凰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告上法庭,随后在2019年1月,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公开信息显示,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计8082.75万元的银行存款和相应财产被冻结,而其创始人戴威,截至2019年11月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已经收到34条限制消费令。虽然并未宣布*,但ofo小黄车在共享单车的市场中已经跌落神坛,时至今日,曾经的消费者们仍在排队等待押金的退还。
(位于上海的共享单车坟场)
相比起ofo小黄车一时的风光无限,另一共享单车巨头摩拜公司的发展来的些许缓慢和低调,然而在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也同样逃不过债务危机。2018年四月,持续亏损,负债高企的摩拜被美团以27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总价37亿美元(12亿美元现金及15亿美元股权) 和10亿美元的债务。2019年1月23日,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发布内部信,宣布摩拜已全面接入美团APP,摩拜单车将成为美团LBS平台单车事业部,由他本人兼任事业部总经理。2019年2月底,共享单车平台摩拜搬迁至美团的总部办公所在地。对比ofo来说,这或许是摩拜最好的结局。至此,随着胡玮炜持续卸任摩拜系列公司法人,董事和经理,共享单车3.0时代的两大巨头先后退出历史舞台,而这也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启。
2018年至今,在经历了多家平台试水和洗牌过后,共享单车的发展迎来了创新性的4.0时代。哈啰出行作为一家出行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舒适出行工具和服务,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哈啰出行凭借差异化策略、智能化技术驱动的精细化运营、成本控制能力和用户体验,从共享单车市场竞争中成为共享单车行业市场和用户口碑的领导者,进化为囊括哈啰单车、哈啰助力车、哈啰电动车服务、哈啰换电和哈啰顺风车等综合业务的专业移动出行平台。在摩拜ofo等平台挤破头竞争的时候,哈啰出行低调的在厦门进行试运营,之后又与与中国平安达成战略合作,创新理赔保障计划,恶劣天气骑行发生意外事故,将会得到双倍赔偿,保险额度为共享单车行业内最高。之后又在武汉,南昌天津等城市一一亮相,在确保城市内良性运营的条件之后进入下一个地点。而随后在2018年拿到蚂蚁金服的融资,无疑对于哈啰出行的发展来说锦上添花,哈啰随即宣布“全国免押战略”,芝麻分650分以上者,可通过支付宝“扫一扫”车身二维码,在全国免押金骑行哈啰单车。哈啰单车CEO杨磊曾称,全国免押战略带来非常明显的用户和骑行订单增长效果,最多一天曾新增190万用户。
可想而知,被美团收购以后,摩拜接下来会接入美团吃喝玩乐各入口。摩拜的出行接驳流量直接导入美团打车。这对于目前滴滴出行与美团打车的战争来讲,简直是雪上加霜。于是,在除了美团,哈啰出行入驻共享单车领域,三足鼎立的最后一足青桔应运而生,“青桔”单车为滴滴自有共享单车品牌,寓意是略显青涩又饱含希望的果实。自从3.0时代共享单车缺乏管理造成资源浪费之后,各地政府果断介入,在城管委进行的一份“共享单车停放秩序考核通知”中,青桔单车多次在停放秩序中位居榜首。
(新时代共享单车三巨头,黄色为美团,青色为青桔,蓝色为哈啰)
作为4.0时代的共享单车三巨头,与之前相比区别在哪里呢?为了实现盈利,共享单车企业都上调了定价标准,恢复理性竞争,而更加规范化的管理,新技术的出现基本确定了共享单车新的市场格局。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哈啰出行发布了哈啰大脑2.0全链路运营决策智能化,可实现智能供需预测、智能规划、智能调度、智能派单等,大大提高了车辆存在的综合问题,不管是车辆损坏、失联、调度等等问题。如今, “定点还车” 渐成主流,共享单车使用变得更加规范。在定点还车模式下,用户要到固定点自助还车才能完成订单,如果在停车点外还车需要支付一笔罚款,否则就会无法锁车而产生持续的收费,并且车辆会有运营区域的限制,这一理念跟共享充电宝相似,对于城市交通来说单车管理更加规范,对于平台来说可以大幅降低运维成本,对于用户来说找到车的确定性更高,打开app或小程序后就能在地图上看到周围共享单车的位置,找不到车的情况下还会提供 “响铃寻车” 的服务,如果急需用车还可以提前扫描单车进行预约出行。另一方面,城市在加大管理创新的力度,包括厦门、珠海与兰州在内的多地出台共享单车管理办法并实施,在供给管理层面越来越多城市不再只是倡导与引导共享单车投放,而是创新供给管理模式,通过招标准入或者试点运营模式对单车供给进行严格管理。自从2019年起,三家共享单车平台纷纷推出共享助力车/电单车以及电动车,这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助力车外形与自行车相似,但更智能。它是以电机、电池作为辅助动力,搭载智能传感器系统,根据骑行者脚踏力的大小,给予动力辅助,实现人力骑行、电机助力一体化的新型交通工具。电单车只需消费者提供初始速度,之后只需要转动把手即可为单车提供动力,解放双腿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上坡,颠簸路面的骑行难题,助力车和电单车都拥有运营区域的限制,单车骑出运营区后将自动断电停止助力,平台维护人员会在每晚前往定点还车处更换电池,通常一次电池置换可以为单车提供30-40公里的骑行距离而电动车除了明显的外观颜色外与传统的电动车无异。电动出行不仅实现GPS定位系统、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方案,为市民提供低碳的出行方案,更省力省时,高效还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用户体验。
据环球网新闻指出,截止2019年10月,哈罗、美团、青桔三家共享单车市场占有率已达95%。如今“三国*“的局面下,共享单车无声的战争还在继续,如果说上一轮洗牌的惨痛教训足够醒目,那新一轮的战斗一定会显得格外的小心。在几乎饱和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做到在持续盈利的同时保留住消费者无疑是三巨头眼下共同的目标。现阶段的竞争已从早期粗糙的对规模和量的竞争,转变成对成本控制和精细化运营聚焦效率与质量的比拼,每个平台都在尝试有效的措施,实现更高效的运作。当行业逐渐平稳过后,也意味着平台带给消费者的红利会减少,而消费者们在尝到之前极低费用骑行的甜头后,也不可能心甘情愿地被收割,相信平台之间共同探寻良性的商业模式,避免重蹈之前恶意竞争的覆辙,才会是共享单车市场未来健康发展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