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文万能模板,论说文万能开头100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29 06:19:09

▲材料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混淆核心概念,哲学上的“物质”与物质生活的“物质”不是同一个概念。

2.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精神是物质在人类头脑中的反 映”,这种反映也有可能造成精神世界只有“物质主义”,不必然意味着精神丰富。

3. 后物质主义只是国外某个学派所提出的观点,这种观点能否普遍地说明社会问题,还 需要实践的检验和学术界的认同。

4. 是否追求社会公平及个人尊严,还受到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物质生活丰富的人,往 往会更注重精神生活,这并不能用来否定一些人只沉溺于物质享受而忽略精神追求的事实。

5. 文中的社会调査样本未必具有代表性,此外,调査样本的数量是否足够,文章也没有 加以说明,而且事实如何也不取决于支持某个观点人数的多少。

6. “物质丰富”和“物质主义潮流”概念不同,前者属于物质层面,而后者属于精神层面。“物质生活的丰富”即使不会“冲击人类的精神世界”,也不能用来否定“物质主义潮流将极 大地冲击人类社会固有的价值观念”这一命题。

考生在分析中指出论证存在的逻辑错误或漏洞,只要言之有理,都能得分。


真题示例4

2017年真题

如果我们把古代荀子、商鞅、韩非等人的一些主张归纳起来,可以得出如下一套理论:人的本性是“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的,所以,人们都会追求奖赏、逃避刑罚。因此,拥有 足够权力的国君只要利用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了。

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那么在选拔官员时,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寻求那些不 求私利的廉洁之士,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廉政建设的关键,其实只在于任用官 员之后有效地防止他们以权谋私。怎样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呢?国君通常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合理 的。因为监察官也是人,也是好利恶害的,所以依靠监察官去制止其他官吏以权谋私,就是 让一部分以权谋私者制止另一部分人以权谋私,结果只能使他们共谋私利。既然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不合理,那么依靠什么呢?可以利用赏罚的方法促使臣民 去监督"谁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奖赏谁,谁不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惩罚谁,臣民出于好 利眸害的本怯,就会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这样,以权谋私的罪恶行为就无法藏身,就是最 贪婪的人也'不敢以权谋私了。

真题论证结构图

论说文万能模板,论说文万能开头100字(5)

▲材料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但人的本性不能等同于人的行为,由于后夭的教育或环境会影响其思想,所以人们未必“都”会追求奖赏、逃避刑罚。

2. “好利”也可能追求其他的利益而不追求奖赏,所以不能推出“好利”的人都会追求奖 赏。同样,“恶害”也可能逃避其他伤害而不逃避刑罚,所以不能推出“恶害”的人都会逃避 刑罚。

3. 好利恶害不等于唯利是图而不顾礼义廉耻,由于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廉洁之士是存在 的,不能由“好利恶害”推出“没有可能”找到廉洁之士。

4. 监察官即使想追求利益,但由于本身职责的限制,加上和其他官员共谋私利也要具备 一定的条件,所以未必会和其他官员共谋私利,说“只能”使他们共谋私利的判断过于绝对, 更不能据此来否定设置监察官的合理性。

5. “利用赏罚的方法促使臣民去监督”,未必就能使以权谋私的罪恶行为无法藏身,因 为揭发的前提是对其以权谋私事实的了解,而臣民对官员以权谋私的事实未必都了解。更 何况了解以权谋私事实的人未必因为有了奖赏就去揭发,有的还会因为具有共同的利益而 有意隐瞒。

6. 即使以权谋私的罪恶行为无法藏身,但如果不受到严厉的惩罚或犯罪成本很低,贪婪 的人还会以权谋私,所以不能得出“最贪婪的人也不敢以权谋私”的结论。


真题示例5

2016年真题

现在人们常在谈论大学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了 345万,这说明我国劳 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据报道,近年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2015 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6,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 此,我国的大学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还有,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整体素质也就越高,岗位适应能力就越强,当然 也就越容易就业。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再说大学生就业难就没有 道理了。实际上,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其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或对就业岗位 的要求过高。因此,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以改变他 们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那么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

真题论证结构图

论说文万能模板,论说文万能开头100字(6)

材料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材料所提供的数据是2012年的调査统计数据,以此来说明2015年大学生就业情况, 时效性不足。

2. 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固然会使劳动力供求比例发生变化,但不一定导致劳动力供应从过剩变成短缺,这取决于原来过剩多少。

3.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不等于大学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所以不能由此 推出“我国的大学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

4. “用工荒”现象的成因有很多,长三角地区的“用工荒”也可能是劳动力配置不均衡导 致的,它代表不了全国的整体状况,况且用工岗位也未必适合大学生。

5. 要推断大学生就业到底难不难,可能需要更长一段时间的统计数据,第二季度统计的 样本可能仅是一年中的阶段性现象,未必有代表性。

6. “受教育程度高”与“整体素质高”“岗位适应能力强”三者概念内涵不一致,也并不存 在推理关系:整体素质除了与受教育程度有关,还与眼界、思维能力、道德水平、自我约束力 等有关;岗位适应能力则与专业技能和个性特征等有关。所以,受教育程度越高,适应能力 未必就越强、未必越容易就业。

7. 材料试图把对于某一个人来说的“整体素质高”偷换成对于大学生这个整体来说的 “素质高”,但是个体所具备的属性,整体未必具备。

8-其他社会群体中可能也有比大学生容易就业的群体,所以不能推断大学生比其他社会 群体更容易就业;即使大学生比某些社会群体容易就业,也不能得出大学生就业不难的结论。

9. “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表明当今存在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这与大学生就业并不 难的论点自相矛盾。

10. **就业难”现象的成因有很多,也有可能是因为大学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专 业设置”和“就业观念”未必是仅有的因素,也未必是决定性因素。

11.为解决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材料提出了一些未必有效的方法。即使高校根 据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但等到学生毕业的时候很可能市场需求已经改变了或者该专业培 养的人才供过于求;就算学生能够改变就业观念,但是这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就业与自我期望 不匹配,不能稳定就业;材料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创业风险和失败的概率,创业失败也许重 新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指出其他逻辑错误,只要言之成理,也应给分。


真题示例6

2015年真题

有一段时期,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生产过剩现象。一些经济学家对此忧心忡忡,建议政 府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这种建议看似有理,其实未必正确。首先,我国部分行业出现的生产过剰并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生产过剩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 过剩马上就会化解。退一步说,即使出现了真正的生产过剰,市场本身也会进行自动调节。其次,经济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产品的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状态,因而 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既然如此,那么生产过剩也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因此,如果让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那就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再说,生产过剩总比生产不足好。如果政府的干预使生产过剩变成了生产不足,问题就 会更大。因为生产过剩未必会造成浪费,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如 果生产不足,就势必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让人们重新去过缺衣少食的日子,那就会影响社 会的和谐与稳定。总之,我们应该合理定位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应 该管好民生问题。至于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应该让市场自动调节,政府不必干预。

真题论证结构图

论说文万能模板,论说文万能开头100字(7)

材料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材料中“生产过剩”这一概念的使用前后不一致。如果说部分行业岀现的生产过剩 并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这的确有可能;但是生产过剩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并非个别企业 开拓市场、刺激需求、扩大销售就能马上化解的。这里在概念上混淆了整个经济系统生产过 剩和个别企业产品缺乏市场需求这两种层次不同的现象。

2. “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会化解。”生产 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并非扩大销售的充分条件,因为销售还取决于市场饱和度、社会购 买力、社会消费心理等其他因素。

3-既说“生产过剩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又说“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前 后矛盾。(注意:材料中“即使出现了真正的生产过剩”是一个让步的表述,不能视为与上文 自相矛盾。)

4.“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既然如此,那么生产过剩也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 规律。”常见现象是事物发展的外在表现,客观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属性,两者不能混淆。

5- “如果让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那就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政府干预市场, 也可以遵循并利用经济规律。

6.就算生产过剩比生产不足好,也是相对的,不等于生产过剩在绝对意义上是好的。

7- 题干认为“生产过剩未必会造成浪费,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 生产过剩是指某些商品的生产超过了社会需求,以致商品滞销,库存积压增加,或者说,其产品 已经超过了正常的消费需求和物资储备。就算为了应对不时之需,也不是生产越多越好,百姓 储备如果足够,那么更多的生产就会造成浪费;况且,并非每种物资都需要进行战略储备。

8- 政府干预市场导致生产不足,是小概率事件;材料以此为前提,推岀这会导致“缺衣少 食”,也是小概率事件;进而又以此为前提,推出“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是“滑坡谬 误”——小概率事件虽然有发生的可能性,但不能将其可能性夸大为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 做推理。政府即使针对生产过剩采取措施,也不必然导致生产不足;就算某种产品生产不足 也未必导致供不应求,因为市场上有替代品。

9.“政府应该管好民生问题。至于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应该让市场自动调节,政府不 必干预。”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也和民生问题相关,不能把它们完全分开。


真题示例7

2014年真题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只要有了制衡与监 督,企业的成功就有了保证。所谓的制衡,指对企业的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被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它 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至于监督,指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 节处于可控范围。既然任何人都不能滥用权力,而且所有环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企业 的经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同时,以制衡与监督为原则所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固有特点,即能保证其实施 的有效性,因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万一有人 敷衍塞责,也会受到这一机制的制约而得到纠正。再者,由于制衡原则的核心是权力平衡,而企业管理的权力又是企业运营的动力与起 点,因此权力的平衡就可以使整个企业运营保持平衡。

另外,从本质上来说,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因此,这一制度本身蕴含着平等观念,平 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的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由些可见;如果权力的制衡与监督这一管理原则付诸实践,就可以使企业运营避免失误,确 保其管逼制度的有效性、曰常运营的平衡以及内部的和谐与稳定,这样的企业一定能够成功。

真题论证结构图

论说文万能模板,论说文万能开头100字(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