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随着生活压力增大,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差,无数人都偏向于“独处”过日子。
独处,并非孤僻,而是在非工作的休息时间里,不跟其他人往来,只是独来独往,一个人享受独处的时光,既不用尔虞我诈,也不用逢场作戏。
平常周六周日的时候如此,逢年过节放假的时候,也是如此。
以往,只要逢年过节放长假,人们就会回到老家,跟亲朋好友们联系、往来。在那时候的人们眼中,感情、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哪怕逢年过节放长假,人们也不想回到老家,也不想跟亲朋好友联系、往来。在当下的人们看来,虚假的感情和关系,远不如一个人生活舒服。
这就导致,人们出现了“讨厌亲戚、外人来自己家作客,自己也不愿去别人家作客”的心态和想法。
02
老陈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在外打拼多年,赚了不少钱,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可以说,他算是同龄人里面的人生赢家了。
不过,他不喜欢回到老家,也不喜欢跟身边的亲朋好友往来。他坚持这么一个原则:应酬之事,只在工作日解决。休息的时候,只享受生活,而不跟任何人往来。
其实,在十几年前,老陈并没有这样的想法。那时候的他,依旧贫穷,赚不到钱,更没有房子,所以身边人都瞧不起他。
逢年过节的时候回到乡下,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上门拜年,别人都不给他开门,甚至不理睬他。这,让他感觉到特别心酸。
有过这种心酸经历的老陈,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和想法。他终于想清楚了一个道理: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哪怕今时今日成功了,他也保持这种“人情似纸张张薄”的观念。他跟妻子说过:以往我们落魄的时候,别人不跟我们往来。如今,哪怕再有钱,也没必要跟他们往来。
亲戚们都说他小气,小心眼,也许,这不是小气,也不是小心眼,只是人越老,越薄情罢了。
03
讨厌亲戚、外人来自己家作客,不跟他们往来,说明你有这几种心态。
心态一:不再逢场作戏,只希望安安静静、真真实实过生活。
平常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跟同事、上司、客户逢场作戏。已经过分内耗的我们,一旦回归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就只想休息,而不想跟身边人往来。
别人登门拜访,拒绝,因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别人邀请吃饭,也拒绝,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都需要付出代价。如此,不如一个人安安静静过日子。
心态二:被人伤害过,会越活越冷漠,没有以往的热情和天真。
人,没有被人伤害过,就只会傻乎乎地为别人付出,对别人特别好。丝毫没有想过,自己的好,是否会被别人接受。也许,别人会把你的好,当成是软弱。
看到你没钱,就欺负你。等你有钱了,你也不会跟他们有感情,哪怕他们奉承你,你也心灰意冷。越活越冷漠,不是因为原本就无情,而是因为被人伤害过。
04
心态三:不愿他人来自己家,打扰自己干净、宁静的生活。
整天996的现代人,都希望活得宁静、干净点。宁静,是指生活的状态。干净,是指家庭的环境。
别人上门拜访,就会干扰我们宁静的生活,将我们的家庭环境弄脏。又有谁希望,别人离开后,就费心费力地去打扫满地狼藉的家庭卫生呢?
心态四:不愿意欠别人人情,也不愿跟别人有过多的瓜葛。
在这个年头,别人登门拜访,都是有目的的。要么来找我们帮忙,要么来找我们借钱。一旦我们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后续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要知道,这世上没有纯粹的感情,只有纯粹的唯利是图。这就是所谓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利不起早的人性,才是真相。
05
写到最后
讨厌亲戚、外人来自己家作客,这看似是不近人情,实际上是减少双方的纠缠和矛盾。倘若往来的次数过多,只会相互仇视,相互伤害。
在心理学中,有这么一句话:人与人之间靠得太近,就是一场劫难。
跟朋友的距离太近,朋友就会成为你的仇人。跟亲戚的距离太近,亲戚就会对你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心理,不希望你过得好。
在今时今日,最高明的相处方式,不是到别人家作客,而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该往来的时候才往来,不该往来的时候就不往来。
大家都很忙,平时也需要休息。如此说来,互相尊重,互不打扰,才是最好的选择。
文/舒山有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