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伴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阅读已经从纸质转向了手机等电子终端。而随着视频、文章等短、平、快的产品问世古典作品已经越来越少有人阅读了。
中华五千年历史让国人有自豪的资本,我们的是真正可以谈论古典文学的国家,我们的古籍可以说是世界古典文学的总和也无法与我国的古典典籍相比。可有多少人拿起古典文学作品就头疼不已,因为语言环境的不同,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对古文不再阅读了。那么是否普通读者就不能阅读古典名著了?
小编比较喜爱古典文学,也多少有点阅读的心得希望能与同好分享一下,让更多的人不再头疼古典文学的阅读。
一、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可以说是古典文学入门最好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四大名著等很多的明清小说都已经有了影视作品。那么在观影后可能是最有可能让大众有阅读原著的*了。
可以最先从《西游记》《聊斋志异》入手,特别是《聊斋志异》篇幅短小,很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而且故事性很强。在阅读后还可以自己加工一下作为鬼故事讲给自己最爱的人听。
最近看到一个名单,是大学生最阅读不下去的文学作品名单,《红楼梦》列在了榜首,小编已经读了不下五遍《红楼梦》,可以聊聊我是如何看这部大部头的。首先我们以什么视角去阅读,你可以当作爱情小说不需要作过多的解读,也不要去阅读其他解读《红楼梦》的书籍,只读完原著就可以了,对于里面的诗词你欣赏一下就可以了,不要过多的外加解读。
第一遍可能读不太懂,没关系只要你读完一遍就会有自己的收获了。在阅读第二遍时可以作一下拓展阅读,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如诗词不懂那就去网上或线下阅读一些关于《红楼梦》诗词的作品,在第二遍阅读时让以前不懂的争取这次可以不用跳过。这样就会让你可以阅读这本古典名著几遍了。
二、元曲
作为元代文学的佼佼者,元曲是继唐宋诗词后的又一文学高峰。 一般对元曲分类为杂剧和散曲, 散曲作家前期有关汉卿、马致远、 白朴 、 卢挚 、 贯云石其中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是至今仍有演出的。
而元曲的基本创作动机就是戏曲,所以我们在阅读元曲时应用看戏曲的方式阅读。一场戏的精彩故事就是可以让人有带入感,在阅读如《窦娥冤》时我们可以看到前期人物善恶的分明和脸谱化,其中的因果报应让读者有一种满足感。
元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宫调、曲牌、曲韵、平仄、对仗、衬字。而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
三、唐诗宋词
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就是唐诗宋词了,相信只要是中国人就可以背诵出几首唐宋诗词。让我们这个民族有共识性的也是唐诗宋词。
很多人认为背诵诗词没有用处,可能没有经济上的用处但对于你作为中国人的修养可能还是有作用的。我们可以在游览名胜古迹时想到相对应的诗词,当看到黄河时可以想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不只是说“好大的水”。
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对唐诗宋词有很亲切的感觉,小时背过的很多诗词可能在一定的场合可以作为有文化的表现,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看,有一只鸟”。
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而唐诗与宋词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明珠,相信我们会因唐诗宋词而骄傲。
至于更古的六朝骈文、汉赋、四书五经更应是国人阅读的经典,而不是因其文字的阅读困难就舍弃的。小编在阅读古文时都会以原文阅读为主,其中的字词应以查阅的方式去先理解单字,然后再联系文章内容作出自己的理解阅读。
现代电子产品的发展让我们可以不在依赖于字词典作为文字理解的途径,百度上可以查阅到所有内容,但小编想说的是自己的理解要重要于其他人的解读,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原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