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引用论证答题模板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30 18:33:25

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引用论证答题模板(1)

主题词考点在国考、联考、省考言语中都属于高频考点。

加强论证是逻辑判断中的必考题型。加强论证就是要支持整个论证的成立,可以通过补充论据证明论点成立,也可以建立论点和论据间的联系。本篇文章就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一种力度最强的加强方式—搭桥

什么是搭桥?

搭桥,本质就是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联系。

什么时候用搭桥?

(1) 当提问方式中出现前提、假设、必要条件、加强论证时,优先考虑搭桥。

(2) 当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论点、论据中出现了两个没有明显相关性的概念)时,优先考虑搭桥。

怎么使用搭桥?

搭桥的选项特征就是“去同存异”搭关系,即找到题干中的论点和论据, 把二者之间相同的部分去掉,在不同部分之间建立联系。

举例:老师爱教研,因此老师很漂亮。

面对这样一个例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论点和论据。例句中存在关联词“因此”,这是比较典型的引导论点的关联词。所以,在这个例句中,前半部分是论据,后半部分是论点,把论点和论据整理一下:

论据:老师爱教研。

论点:老师很漂亮。

论点和论据之间话题不一致,加强优先考虑搭桥,即“去同存异”搭关系,相同部分是老师,不同部分是“爱教研”和“很漂亮”,因此可以用 “爱教研的人都很漂亮”这样的方式来搭桥,建立论点和论据的联系。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搭桥的正确选项,一般会同时出现论点和论据中的不同概念,因此可以优先观察不同概念同时出现的选项,可以加快解题速度。

下面通过一道具体的题目带着大家一起来练习一下如何使用搭桥。

【例】(2020 国考)澳大利亚箱形水母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动物之一,蜇人后其毒素会使人皮肤坏死并伴随剧痛,还会侵入人的心脏,使人在短时间内因心脏停搏而死亡。一只箱形水母体内携带的毒液足以致 60 人死亡,目前还没有针对其毒液的特效药物。近日,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筛查的方法发现,人体细胞内一种名为 ATP2B1 的蛋白质是箱形水母毒液发挥毒性的必要条件,研究人员据此认为,通过靶向治疗方法降低胆固醇可以对抗箱形水母的毒液。

以下哪项可以作为上述论证的前提?

A.靶向治疗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B.ATP2B1 蛋白质发挥作用需要胆固醇

C.降低胆固醇后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D.已研制出降低胆固醇的靶向治疗药物

【解析】

(1) 题型判定:本题提问方式中出现“前提”,判定题型为加强题型,优先考虑搭桥。

(2) 找出论点和论据:题干中“研究人员据此认为”引出论点,前一句话是论据。

论据:人体细胞内一种名为 ATP2B1 的蛋白质是箱形水母毒液发挥毒性的必要条件。

论点:通过靶向治疗方法降低胆固醇可以对抗箱形水母的毒液。

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论点和论据共同的部分是“箱形水母毒液”,不同部分是“ATP2B1 蛋白质”和“胆固醇”,正确选项应在二者之间搭桥,强调二者之间存在关系。因此,预设的加强方式为:ATP2B1 蛋白质与胆固醇之间存在联系。

(3) 观察选项:四个选项中,只有 B 项表明 ATP2B1 蛋白质发挥作用需要胆固醇,在“ATP2B1 蛋白质”和“胆固醇”之间建立了联系,为搭桥项,是上述论证的前提,当选。

A 项:如果靶向治疗法没有效果,不能对抗箱形水母的毒液,那么即使它再安全可靠也没有意义,没有 B 项跟论点的话题更贴近,排除。

C 项:降低胆固醇后是否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与题干讨论的话题无关,不是上述论证的前提,排除。

D 项:已研制出降低胆固醇的靶向治疗药物与题干讨论的通过靶向治疗方法降低胆固醇对抗箱形水母的毒液是否有用无关,不是上述论证的前提,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真题演练

1.(2020 浙江)某教育学家指出我们应该用立法的方式来限定儿童的最大学业负担,以此来保证儿童的自由活动时间。所以,该项法律能够推动儿童创新思维的培养。

下列可以作为上述论证前提的是:

A.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儿童的负担

B.创新思维对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C.自由活动时间太少是创新思维发展的重要阻碍

D.很多儿童因为学业负担太重而没有充足活动时间

2.(2019 四川)考古学家通过对消失已久的鹦鹉嘴龙进行体色重建,发现其腹部颜色为浅色而背部颜色较深。这是一种保护色,作用是通过在身体上形成阴影,让动物自身在其他动物眼中失去立体效果,因此也被称为反荫蔽体色, 这在现代动物中也较为常见。据此分析,考古学家推测鹦鹉嘴龙最有可能居住在森林里。

要得到上述结论,最需要补充的前提条件是:

A. 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其体色模式大多为反荫蔽体色

B. 恐龙包含许多种类,其中大部分都生活在森林和草原中

C. 在一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考古推测该区域曾有大片的森林

D. 鹦鹉嘴龙是一种小型恐龙,这种体色对于逃避天敌有天然的伪装作用

题目解析

1.【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该项法律能够推动儿童创新思维的培养。

论据:我们应该用立法的方式来限定儿童的最大学业负担,以此来保证儿童的自由活动时间。

论点讨论的是法律推动儿童的创新思维,论据讨论的是立法来减少学业负 担,以此增加自由活动时间,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且提问中包含了“前提”,因此优先考虑搭桥。论点、论据中相同部分是“法律”,不同部分是“创新思维”和“自由活动时间”,搭桥要建立“创新思维”和“自由活动时间”之间的联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四个选项中,只有 C 项表明自由活动时间太少是创新思维发展的重要阻碍, 在“创新思维”和“自由活动时间”之间建立了联系,为搭桥项,是上述论证的前提,当选。

A 项:立法的目的与论点讨论的立法的结果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B 项:创新思维对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与立法是否能够推动儿童的创新

思维无关,无法加强,排除;

D 项:很多儿童因为学业负担太重而没有充足活动时间,与立法是否能够推动儿童的创新思维无关,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2.【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鹦鹉嘴龙最有可能居住在森林里。

论据:考古学家通过对消失已久的鹦鹉嘴龙进行体色重建,发现其腹部颜色为浅色而背部颜色较深。这是一种保护色,作用是通过在身体上形成阴影,让动物自身在其他动物眼中失去立体效果,因此也被称为反荫蔽体色,这在现代动物中也较为常见。

论点讨论的是鹦鹉嘴龙生活在森林里,论据讨论的是鹦鹉嘴龙有反荫蔽体

色,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且提问中包含了“前提”,因此优先考虑搭桥。论、论据的相同部分是“鹦鹉嘴龙”,不同部分是“森林”和“反荫蔽体色”,搭桥要建立“森林”和“反荫蔽体色”之间的联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四个选项中,只有 A 项表明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其体色模式大多为反荫蔽体色,在“森林”和“反荫蔽体色”之间建立了联系,为搭桥项,是上述论证的前提,当选。

B 项:该项指出恐龙大多数生活在森林和草原中,无法得知鹦鹉嘴龙是生活在森林还是草原,无法加强,排除;

C 项:该项指出考古推测发现的恐龙区域曾有大片森林,与鹦鹉嘴龙是否生活在森林无关,无法加强,排除;

D 项:该项强调鹦鹉嘴龙体色的作用,与鹦鹉嘴龙是否生活在森林无关,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书山有路勤为径”,小伙伴们已经学习完逻辑判断这一知识点,在江苏省考中是一高频考点。接下来,就需要大家不断练习,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这一解题技巧熟练运用到做题当中,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加油!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