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名剑的排名,古代十大名剑现存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30 20:52:42

喜好兵器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传说有十大名剑,分别是轩辕、湛泸、赤霄、太阿、龙泉(七星龙渊)、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影,之所以说是传说,是因为这十把剑并没有实物,绝大多数见于汉朝以前的史书,比如《吴越春秋》、《史记》、《越绝书》、《列子》等,而出土的宝剑中最出名的应该是越王勾践剑,但是似乎勾践剑没有进入十大名剑,可见这十大名剑有多么的优秀。


古代十大名剑的排名,古代十大名剑现存(1)


很多读者可能就会说,这十大名剑可能就是传说,在现实中并没有存在过吧,否则这么珍贵的宝剑,怎么会没有传承下来呢,甚至连埋藏在哪里都没有记载呢?


其实这十大名剑可能有的真实存在过,考古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很多事情在十几年前还不能证实,但随着考古的发现,会改变很多我们固有的看法,比如传说中象征天下的九鼎,就只是出现在史书中,到现在也没有发现,很多人猜测,九鼎可能在秦始皇陵里,但以我们目前的科学手段和价值观来说,我们不可能主动打开秦始皇陵去验证的,所以只能等更新更高的科技出现,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才能去验证。


十大名剑也是如此,除了轩辕剑、赤霄、承影的传说看起来比较缥缈之外,其他的宝剑从记载来看还是比较靠谱的,因为这些宝剑都有其铸造过程以及铸剑师,这些铸剑师也的确在历史上出现过,因此更加增强了他的可靠性。


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爱剑狂魔,那就是越国和吴国,其中越国盛产宝剑,从现在出土的宝剑来看,绝大多数的产地都是在越国,越国的宝剑甚至成为一种名贵的礼品,或者陪嫁,或者赠送而到了其他的诸侯国,被作为随葬品埋入地下而保留了下来。像湛泸、龙泉(七星龙渊)、干将、莫邪、鱼肠等宝剑都是出产在吴越之地。


尤其是勾践和阖闾两个人更加喜爱宝剑,因此勾践给自己铸造了挺多宝剑,而阖闾作为打败过越国的吴王,也要有自己的宝剑,于是请干将、莫邪铸造宝剑,在牺牲莫邪的情况下,干将铸造了干将、莫邪宝剑,被阖闾收藏,除了收藏了越国宝剑,阖闾还让人铸造了吴钩,其实也属于刀的一种。


湛泸、龙泉(七星龙渊)、干将、莫邪、鱼肠这几种宝剑可能都被吴王阖闾收藏,并给阖闾陪葬,这是有事实根据的,这在史书中有记载的。


阖闾奠定了吴国的霸业,但是很不幸,他在征讨越国的时候,被勾践的自*敢死队给吓到了,因此失败,而阖闾也因此重伤身亡,夫差即位以后,发誓要报仇,同时营造阖闾的墓。


古代十大名剑的排名,古代十大名剑现存(2)


《吴越春秋》只记载阖闾葬在虞山之巅,也就是现在的常熟虞山,但实际上有据可考的是虎丘,这在《越绝书》中也有记载:阖庐冢,在阊门外,名虎丘。下池广六十步,水深丈五尺。铜椁三重。澒池六尺。玉凫之流,扁诸之剑三千,方圆之口三千。时耗、鱼肠之剑在焉。十万人筑治之。取土临湖口。葬三日而白虎居上,故号为虎丘。


《越绝书》是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按照现在的分类可以说是地方志,因此也被成为地方志的鼻祖,《越绝书》的作者目前还有争议,有史籍记载是春秋时期的子贡,也有人说是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的会稽人,还有史籍说是汉朝时期的袁康和吴平。但至少是在汉朝以前,根据《越绝书》记载的内容,当春秋时期的人写的可能更加可靠,因为里面的内容十分详实。


《越绝书》的记载还是可信的,在阖闾墓中放了三千把宝剑,数量非常的可观,而且明确记载时耗、鱼肠两把宝剑都在其中,其他的宝剑也在其中也是有可能的,阖闾的墓非常的大,而且建造很有难度,肯定建造了很长时间,此时的夫差已经打败了勾践,勾践自己都给夫差大当马夫,他手上的宝剑肯定也到了夫差手里,夫差知道自己父亲阖闾喜欢宝剑,都给阖闾陪葬也是合情合理,况且干将莫邪传说本来就在夫差手里。


那么为什么记载这么明确的虎丘阖闾墓,经历了几千年却没有能够发掘呢?其实阖闾墓跟秦始皇墓一样防盗做的很好,勾践灭吴以后曾经派人挖掘阖闾墓,秦始皇和孙权也做过类似的事情,但都无功而返,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阖闾墓做的非常巧妙,阖闾墓现在所在地叫做剑池,里面有1000把剑,称呼为剑池不为过,最关键的是,剑池真的是个水池,一直有水覆盖,也就是说如果要进入阖闾墓,必然要从水池进入,在古代没有潜水设备,也没有抽水机的情况下,其实是很难做到的,毕竟这里都是石头,而不是土壤。


古代十大名剑的排名,古代十大名剑现存(3)


其次,进入东晋以后,首先是司徒王珣、司空王珉兄弟在这里建造了私人别墅,到了后来佛寺兴盛,于是这里就变成寺庙,原本有东、西各一个虎丘寺,后来焚毁,又复建一座寺庙,就占据了整个虎丘山,也就是进入寺庙就是虎丘山,进入虎丘山就是进入了虎丘寺,在这种情况下,阖闾墓就在虎丘寺的看管之下,一方面来来往往的香客很多,另外一方面古代人相对还是比较迷信的,在寺庙下面动手,很多人都担心会遭报应,于是阖闾墓就这样完好的保留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阖闾墓曾经有过两次勘测,一次是1955年修葺虎丘园林时,曾将剑池水抽干,发现池东岩壁上有明代长州县令及唐寅、王鏊石刻二方,说明在明朝的时候,剑池曾经干涸过,唐寅还曾经来看过,在众目睽睽之下,还做了保护,这次经过勘测,发现了墓穴入口,但是为了保护阖闾墓没有挖掘。


古代十大名剑的排名,古代十大名剑现存(4)


第二次是依然是维修虎丘园林,抽干了水,这次实际测量到 墓门的石板厚16-18公分,但为了保护塔基,所以没有挖掘,当然也是为了保护阖闾墓,毕竟现在的科技手段还不能很好的对墓内的文物进行保护,因此石板后面的阖闾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至今不得而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