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桐几月份购买最好,大岩桐哪个品种最值钱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31 15:42:10

大岩桐是苦苣苔科大岩桐属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又叫六雪尼,落雪泥。每年3—8月份开花,夏季盛花。大岩桐有粉红、红、紫蓝、白、复色等色,大而美丽。因而格外受到人们的喜爱,大岩桐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夏季室内盆栽花卉

大岩桐原产于巴西,性喜温暖、湿润、半荫、忌强光直射和富含腐殖质的疏松、肥沃偏酸性沙质土壤环境生长。生长期适宜温度20-25℃,不耐寒,冬季气温下降到5℃左右时休眠,气温过高也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夏季气温高达30℃以上时会使植株呈半休眠状态。生长期要求空气湿度大,不喜大水,避免雨水侵入。冬季休眠期则需保持干燥,如湿度过大或温度过低,块茎易腐烂。花期3-8月。

一、大岩桐的繁殖方法:大岩桐的繁殖方法有播种繁殖、分球繁殖、扦插繁殖。

播种繁殖方法:大岩桐以种子繁殖为主,春、秋季都可以播种,如果冬季房间能够保持在18℃以上,那么在秋季7—8月份播种最好,播种前先用将种子浸泡24小时促使提早发芽,用浅盆或木箱装入腐叶土、菜园土和细砂混合的培养土,土平整后均匀地撒上种子,盆底润水后盖上玻璃,在18-20℃的湿度条件下约10多天后就可以出苗。

割球繁殖方法:选经过休眠的2年至3年老球茎于秋季先埋于土中浇透水并保持室温22℃进行催芽,当芽长到0.5厘米左右时将球掘起切成2块至4块,每块上须带有一个芽,切口用草木灰涂抹,每块分割的茎块栽植一盆,就形成一个新植株。

枝插:枝插繁殖方法是大岩桐常用繁殖方式,在大岩桐块茎上常萌发出嫩枝,扦插时剪取2-3厘米长,插入细砂或膨胀珍珠岩基质中,注意遮荫,避免阳光趋向,维持室温18-20℃,15天即可发根。

叶插:叶插可以在开花后,选择生长充实的叶子,连叶柄切下,将叶片剪去一半,稍微晾干后扦插在装有素沙土的盆中,盖上玻璃并遮阴,保持室温25℃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插后20天就可以生根。

芽插:芽插是利用比较大的球形块茎上长出的多余芽来进行扦插,一般每个块茎上只留1—2个强壮的芽,其余的芽长到适当长度后可以切下来进行扦插。大岩桐芽插繁殖一般在春季种球萌发新芽长达4厘米至6厘米时进行,将萌发出来的多余新芽从基部掰下,然后插于沙床中,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于翌年6月至7月开花。

二、栽植:栽培大岩桐的盆土要用保水、保肥、透气性好,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盆土为好。播种繁殖的一般播种后一个月左右移植一次,2个月后就可以上盆。盆的大小与大岩桐根的长度和多少相适应,小苗用直径10—12厘米,大苗用直径16—18厘米的素烧盆。新购买的盆要用水泡几天后才能使用。首先在花盆底部放碎瓦片,然后填入培养土,将大岩桐植株放进种植花盆中央直立,根系要舒展,填土至花盆的一半处,将大岩桐的植株轻提晃动,压实培养土,栽种时不宜过深,保持根茎与盆口平就可以。浅了影响成活,深了影响令大岩桐栽植以后的生长,栽植后浇一次透水。栽培后先在遮阴环境中养护一个星期左右,等根系恢复后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再按日常方法进行管理。

三、水肥管理:小苗期间,盆土不要太湿,以免引起腐烂,浇水要均匀,过湿会烂根、烂叶,过干叶片会发黄,供水要根据盆土的干湿程度每天浇1-2次水,除浇水外,每天要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夏季大岩桐能耐热,但是要注意通风和遮阴。从展叶到开花前,每周施一次腐熟的稀薄腐熟的油有饼肥水,花芽形成后需增施磷肥。施肥时不能沾污叶面。每次施肥后,要喷清水1次,保持叶面清洁。水滴不宜长时间滞留叶片,否则会使叶片腐烂。从叶片伸展后到开花前,每隔10-15天应施稀薄的饼肥水一次。当花芽形成时,需增施一次骨粉或过磷酸钙。

四、日常管理:大岩桐为半阳性植物,平常要养植在阴凉处,避免强光直射。冬季幼苗期应阳光充足,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夏季必须放在通风、具有散射光的荫棚里养护。生长期光照不能太强,否则会抑制生长。开花时宜适当延长遮阳时间,利于延长花期。冬季休眠期盆土宜保持稍干燥些,若温度低于5℃、空气湿度又大,会引起块茎腐烂。在夏季,高温多湿,对植株生长不利,需适当遮荫,要放置在荫棚下有散射光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养护,否则极易引起叶片枯萎。苗期生长温度保持在18—20℃比较好,温度过高要注意通风及遮阴。大岩桐开花后一个月左右,种子就可以成熟,要及时采收和晾晒储存。注意大岩桐种子的发芽率可以保持一年左右。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