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唐.徐铉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徐铉一生经历了晚唐、五代至北宋初期,是一个跨朝代的诗人。
立秋意味着暑意渐消、秋凉渐来,但夏秋之交毕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首诗歌立意精巧,准确地描写了立秋节气后暑气未消的物候气象,抒发了诗人静候秋凉到来的无奈心情。
17.《渔家傲.七夕立秋》
宋.秦观
七夕湖头闲眺望。风烟做出秋模样。
不见云屏月帐。天滉漾。龙軿暗渡银河浪。
二十年前今日况。玄蟾乌鹊高楼上。
回首西风犹未忘。追得丧。人间万事成惆怅。
七夕这一天,闲来无事在湖头远眺,云朵微风已经有了秋天的感觉。天空更蓝更高更广阔(滉漾),薄云没有遮住月亮。高贵的织女坐的车此时正忙着渡过银河吧。不免回想起20年前的今天,也是一个七夕日,喜鹊们跟今天一样忙着去搭鹊桥。过去的种种思绪无法忘怀,追忆那些已经失去的事,只留下眼前的惆怅。
秦观,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苏门四学士”之一,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代表作品有《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等。
18.《立秋》
宋.王十朋
节物催吾老,天涯见立秋。
凉微金尚伏,暑炽火初流。
家远思尝稻,年衰怯戴楸。
归耕期已近,河汉望牵牛。
“立秋”并不是说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立秋”指的仅仅是天文学意义上秋季的开始。“凉微金尚伏,暑炽火初流。”,写的正是立秋节气的这一气候特征:代表秋天的“金”气尚在蜇伏中,秋凉尚微;标志着清秋的“大火西流”才刚刚开始,暑气仍炽。
王十朋,南宋时期大臣,政治家、文学家。
19.《立秋前四日夜泛舟至跨湖桥》
南宋.陆游
短楫追凉十里来,夜深却御便风回。
离离蒲叶先秋老,袅袅萍花带露开。
陌上歌呼簪稻穗,桥边灯火卖官醅。
时平乐事知何限,未叹流年两鬓催。
陆游的这首立秋诗,描写了秋夜的景色,感慨岁月流逝的悲秋之情。颔联“离离蒲叶先秋老,袅袅萍花带露开。”,用菖蒲和浮萍来刻画立秋景色,对偶工整,描写精致,为描写初秋景致的佳句。
20.《立秋后一日雨天欲暮小立问月亭》
宋.杨万里
雨后林中别样凉,意行幽径不知长。
风蝉幸自无星事,强为闲人报夕阳。
立秋后一日,雨后黄昏的时候,诗人在林中漫步,感受到秋意的清凉,随意所之,越行越远;忽然听到风中的蝉鸣,不由得悲秋之情涌上心来,为自己的无所作为感到寂寥孤独。这首立秋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功业未成的落寞之情。
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一起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家,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被誉为一代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