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盾牌可以说是士兵的“护身符”之一,在还没有发明枪械的冷兵器时代之中,一面盾牌不仅能够防御刀剑的攻击,更能防御那些从远处射过来的冷箭,可以说正是有了盾牌的存在,古代士兵的生存几率才能够大幅度上升。不过我们也会发现,古代的盾牌通常是由木头或者野兽的皮毛制成,被冷兵器贯穿的几率还是相当之高的,那么有人就会想了,为什么古人的盾牌不全部使用金属制作呢?那样的话在战场上岂不是更安全吗?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得从中国古代的冶金工业说起。实际上,长期以来中国的金属产量并不高,尤其是用于制作兵器的青铜和钢铁,那更是每一块金属都是价值连城,因此我们发现在春秋战国之前,打仗那是只有贵族和有钱人才能玩得起的游戏。因此,对于并不能将敌人置于死地的盾牌,古人们是舍不得全部使用金属进行打造的,一般来说,古代的盾牌都是使用木头作为主体材料,在盾牌的表面蒙上一层金属来增加盾牌的坚实程度。
其次,我们知道一个使用全金属制作而成的盾牌,它在战场之上是非常不方便携带的。比如人行横道上的井盖,它的重量一般都超过了60斤重,如果把它想象成古代盾牌的话就很好理解了,在战场上士兵们不可能扛着这么沉的盾牌参加战斗,那样会浪费很多体力。而相比之下,木头作为盾牌的原材料却要轻上很多,所以古人们才会选择木头作为制造古代盾牌的原材料。
最后,除了使用木头和金属制造盾牌之外,古人们还使用一些十分轻盈的物品制作盾牌,比如说三国之中赫赫有名的“藤甲兵”,他们身上所穿着的衣服和盾牌都是使用藤条制作的,不仅抗击打能力更强,并且重量也更轻盈;除此之外,也有使用牛皮、鳄鱼皮等材料和木头相结合所制造的盾牌,但是它们虽然重量更轻,却也牺牲了部分防御力,因此更加适合骑兵等需要机动的兵种进行使用。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主要使用木头、藤条等物品制造盾牌,虽然盾牌的形状千奇百怪,但是毫无疑问,形状只能弥补盾牌防御的面积,却并不能弥补盾牌的防御力。除此之外,盾牌对于古代的重型攻城器械防御能力也十分薄弱,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盾牌的作用也开始下降,不过到了现在依然有着用武之地,比如在安保、防暴等方面,盾牌依然是十分可靠的人体保护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