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不开不开我不开,
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这首《小兔子乖乖》,应该是大多数人被教育“不能给陌生人开门”时的童年回忆。简短易懂的歌词,配上欢快的曲调,朗朗上口,以至于若干年后,看到歌词仍能脱口唱出。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首儿歌已经是百年前的作品。
1922年,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1891—1967)在杂志上连载儿童歌舞剧《神仙妹妹》,其中,有首唱曲叫《老虎叫门》,它就是《小兔子乖乖》的姊妹版。
现在看到的《老虎叫门》歌词里,有孩子、小羊、鸽子和螃蟹,就是没有小兔子。据说,是因为最早的剧本里有小兔子一角,所以有“小兔子乖乖”的唱词,但1928年出版的剧本单行本中,小兔子改成了小鸽子,唱词也随之更改。
▲黎锦晖。图源:网络
尽管如此,由于此前的版本过于深入人心,“小兔子乖乖”依旧在民间被一代又一代地传唱开来。在传唱过程中,歌曲被简化为两段,主要讲述大灰狼与小兔子的故事。
中国现代儿歌,正是从黎锦晖那儿起步的。
11915年,《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在上海创刊,中国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
参与其中的知识分子,频频在文章中表达他们的观点。
郁达夫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见(现)。”这群青年知识精英,除了意识到人的个性与独立的重要性,还意识到儿童思想的重要性,掀起了“儿童的发现”思潮。
1918年5月,鲁迅在《狂人日记》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
同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一文,阐述人道主义观念,当中讲道:“至于世间无知的父母,将子女当作所有品,牛马一般养育,以为养大以后,可以随便唤他骑他,那便是退化的谬误思想。”已隐隐肯定了儿童的独立性。
▲更名后的《新青年》杂志。图源:图虫创意
1920年,周作人作《儿童的文学》演讲,指出:“儿童在生理心理上,虽然和大人有点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个人,有他自己的内外两面的生活。”真正确立了儿童本位的现代儿童观。
在这种思潮的推动下,人们开始注重儿童教育,叶圣陶、郑振铎和郭沫若等人都提出了新看法。而现代儿童文学也在这时兴起,儿歌便是其中一类重要作品。
1922年起,中国第一本现代儿童文学刊物《儿童世界》创刊,随后又出现了《小朋友》周刊。这两本儿童刊物,是早期儿歌发表的主要阵地。黎锦晖便是《小朋友》的首任主编。
除了至今仍耳熟能详的《小兔子乖乖》(《老虎叫门》),黎锦晖还创作过数十首优秀儿歌作品。
《可怜的秋香》,是那时候最让人难忘的歌谣之一。
暖和的太阳,太阳,太阳,
太阳他记得:
照过金姐的脸,
照过银姐的衣裳,
也照过幼年时候的秋香。
金姐,有爸爸爱;
银姐,有妈妈爱;
秋香你的爸爸呢?
你的妈妈呢?
她呀每天只在草场上,
牧羊,牧羊,牧羊,牧羊。
……
流畅的唱词叙述了牧羊女秋香可怜的一生,表达了对贫苦女子的关切和同情。这首歌自问世以来,引起共鸣,受到了广大儿童及大人的喜爱,传唱数十年,热度不减。
黎锦晖除了创办儿童刊物,还创办了明月歌舞团,发展流行乐。
明月歌舞团迎来了周璇、王人美、白虹等著名歌星,还迎来了一位重要的音乐才子,聂耳。
2“申报,时报……今朝的新闻交关好,卖报,卖报!”
上海霞飞路、吕班路(今上海淮海路、重庆路)一带,不时传来稚嫩又洪亮的报纸叫卖声——来自一个约莫10岁的女孩。
1933年,聂耳在华联影业公司工作,每次走过街头都能听到小毛头的叫喊声,他总会停下买一份报纸。久而久之,两人成为了朋友。通过交谈得知,小毛头一家由于“一二八”轰炸逃到了附近居住,家境困苦。
一日,聂耳对小毛头说道:“我给你写了一首卖报歌,你一面唱一面卖报好吗?”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等派报,
一面走,一面叫,
今天的新闻真正好,
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
耐饥耐寒地满街跑,
吃不饱,睡不好,
痛苦的生活向谁告,
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1934年,在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的首次公演中,小毛头登上舞台,本色出演卖报童,为观众演唱了这首《卖报歌》。
像小毛头这样的小报童,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街头,很是常见。战时生活艰难,不少孩童只能走出家门,批发一些报纸,通过街头卖报帮补家用。那段吃不饱、睡不好的日子,有苦难言。
聂耳用音乐替他们唱出来。
▲聂耳。图源:网络
小毛头唱《卖报歌》,是被聂耳一字一句地教会的。
次年,聂耳与小毛头告别说要去日本,还答应她回来时给她再写一首歌。只是,小毛头再也没有等到第二首《卖报歌》。
1935年7月,聂耳在日本游泳时不幸遇难。
短短23年的人生,这位天才音乐家却给中国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音乐作品,包括日后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3聂耳遇难仅仅两年后,苦难的中华大地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1942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里有一位词作家,名叫方冰。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李劫夫,恰好是一位曲作家。两人曾一起在华北敌后战场打过反“扫荡”游击战。
那段日子里,两人睡一个炕,吃一个锅,有空时一人作词,一人谱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日,俩人坐在台阶上,回忆起了反“扫荡”时的经历。
方冰对李劫夫说:“咱们打游击这一带的几个村庄里,出现了不少可爱的孩子。他们整天吃不饱、穿不暖,饿着肚子给部队和老百姓送信带路做了许多工作,有的甚至牺牲了生命,都是一些抗日小英雄。我们应该写首歌歌颂他们,让人们传颂他们,永远记住他们。”
李劫夫连声赞同。
不到两小时,一首完整的歌谣就出来了。
……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
英勇的牺牲在山间。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他却睡在冰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
他的血染红蓝蓝的天。
秋风告别了这个村庄,
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拿到军区文工团去试唱,一下子就传开了。
从此,“王二小”的英勇形象被牢牢地镌刻在人们的心里。但是,“王二小”并非一个确定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