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尾红线虫怎么治最好,鱼尾的红线虫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19 14:23:58

一,病原及生活史

病原为嗜子宫线虫,俗称红线虫,寄生虫分类学上属于蠕虫类线虫纲。水产养殖中常见的致病种类有:

鲫嗜子宫线虫,雌虫寄生在鲫鱼的尾鳍。雄虫寄生于鲫鱼腹腔和鳔,雌虫长22~50毫米,雄虫长2.46~3.74毫米。

鲤嗜子宫线虫,雌虫寄生在鲤鳞囊内,虫体长10~13.5毫米。雄虫寄生于鲤鱼腹腔和鳔,虫体长3.5~4.1毫米。

藤本嗜子宫线虫。雌虫寄生于乌鳢等鱼的背鳍、臀鳍和尾鳍,虫长25.6~46.8毫米。雄虫寄生于鱼的鳔,腹腔,虫长2.2毫米。

生活史:嗜子宫线虫为胎生,鲤嗜子宫线虫雄虫寄生在鱼的腹腔或鳔内,乳白色。雌虫寄生在鲤鳞囊内;鲫嗜子宫线虫的雌虫寄生于鲫鱼的尾鳍鳍条间膜内,雄虫也寄生在腹腔和鳔内。成熟的雌虫钻破宿主的皮肤,钻出的部分泡在水中,由于渗透压的关系,虫体不久就涨破,子宫破裂,幼虫随之进入水体中,被中间宿主水蚤吞食。鲤鱼和鲫鱼因吞食中间宿主-水蚤而感染寄生虫。幼虫通过肠壁钻到鲤鱼腹腔中生长发育。雌、雄虫在腹腔或鳔中交配,雌虫迁移到鳞下,或者尾鳍等处发育、成熟。

二,症状及流行情况及诊断。

1,症状:在病鱼的患处明显可见虫体。鲤嗜子宫线虫的 雌虫一般盘曲寄生在鲤鱼的鳞片下面,使寄主鲤鱼鳞囊肿大,鳞片松散、竖起,并导致鳞片脱落;鲫嗜子宫线虫的寄生导致鳍条充血,鳍基部发炎,鳍条破裂。由于虫体在寄生部位的活动,吸取鱼体的营养,破坏寄生部位的组织,使其充血、发炎。在皮肤发炎处往往会寄生水霉病,引起继发性感染。严重时可能造成宿主的肌肉发生腐烂现象,从而使病鱼死亡。

2,流行情况 嗜子宫线虫病在全国各养鱼区均有流行,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大鲤鱼,对鲤鱼的危害比鲫鱼大。观赏鱼(如金鱼等)也有发生。在长江流域的冬季,寄生虫出现在鱼的鳞片下,春季虫体生长发育加快,使鱼致病。亲鲤因患此病影响性腺发育,往往不能成熟产卵。长江流域一带一般于冬季虫体在鳞片下的出现,但因虫体较小又不甚活动,所以不易被发现,到了春季水温转暖之后,虫体生长加速,从而使鱼致病。在6月份之后,母体完成繁殖,鱼体表就不再有虫体。

3,诊断

(1)病鲤鳞片部位有凸起、发红现象,其上并有特殊的花纹,如将鳞片翻干,可见盘曲在鳞囊中的红色的棉线状的虫体。

(2)可将病鲫鳍条展开,对光用肉眼观察,可见红色的虫体。虫体在鳍条间与鳍条平行。将鳍条撕开,虫体即可暴露出来,见血红色棉线状的虫体即可确诊。

雌虫一般均为血红色,两端稍细,似粗棉线。

鱼尾红线虫怎么治最好,鱼尾的红线虫对人体有什么危害(1)

三,防治建议

(一)预防

(1) 用生石灰带水清塘,以*灭幼虫。

(2) 每立方米水体用0.2-0.3克晶体敌百虫(80%)全池遍洒,以*灭中间宿主。

(二)治疗

建议方案:

坤宏阿苯达唑(100克)1包 芳草川楝陈皮散(2包)拌料20KG。

一天一次连用3-5天用药时减料一半一般在下午时喂料。

外用80%的晶体敌百虫每亩米水体使用150克-200克,视情况使用1-2次。

虫体脱落之后,需要使用聚维酮碘或者戊二醛等进行消毒,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