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作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也是我国默认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那么大家了解除夕的真正来历吗?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除夕的由来。除夕相传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那除夕还有哪些习俗?
·一、守岁。守岁俗称"熬年",守岁的习俗在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二、燃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的说法,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王安石《元日》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但燃放爆竹污染环境,易引发火灾、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
所以现在全国已多个地方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我们要遵守当地禁放限放管理规定文明过年。
·三、祭祖。古时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礼俗很盛。各地礼俗不同,祭祖形式各异,而大多是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点上香烛、倒上美酒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以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山西吕梁山区有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他们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已故亲人的哀思。
·四、年夜饭。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根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我国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古代一些监狱官员甚至在除夕晚上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年夜饭在古代人中的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既享受佳肴美食,也享受那份快乐祥和的气氛。年夜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鱼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预示年年有余。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各位观众老爷们你们老家还有哪些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