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作者是谁,乐不思蜀的典故是谁写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2 07:52:33

再看孙亮(吴少帝),作为孙权的第七子,孙亮10岁登基,15岁亲政。孙亮亲政后,立即着手除掉朝中最大的权臣孙綝,但事情败露,孙亮反而孙綝所废,最终被逼自*。

也就是说,不管是曹魏还是孙吴政权,他们的第二代君主都在拼命压制权臣,只是曹睿成功了,而孙亮却失败了。总之,他们和权臣的关系并不和谐。

再看蜀汉,刘备驾崩前白帝托孤,吩咐刘禅: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乐不思蜀的作者是谁,乐不思蜀的典故是谁写的(5)

刘禅登基后,遵从父亲之言,尊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独掌军事、政治大权,毫无疑问是蜀汉最大的权臣。刘禅17岁登基,随着他的慢慢长大,诸葛亮已经是遮挡刘禅的绊脚石。但刘禅从未想过扳倒诸葛亮,即使诸葛亮对刘禅有所不满,让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刘禅也没有想过铲除诸葛亮。也就是说,刘禅和诸葛亮相处,是相对和谐的,这也需要一种智慧。

3.巧妙处理和诸葛亮的关系

刘禅为何不思打压诸葛亮,或者夺回诸葛亮之权?是他实力不济?还是西蜀非诸葛亮不可呢?其实并不是,因为在刘禅心中,国家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让诸葛亮辅政,而不是让诸葛亮代政。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以“丞相”之职,独揽大权,后主刘禅则成了蜗居皇宫的“小孩子”。从这一点说,诸葛亮违背了刘备的嘱托。刘禅从小聪明,他不会不明白长此以往,将意味着什么。但他一直为大局着想,从未言明此事。

乐不思蜀的作者是谁,乐不思蜀的典故是谁写的(6)

诸葛亮为了北伐,穷兵黩武,蜀地百姓的负担很重,刘禅委婉地劝说:

“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但作为臣子的诸葛亮,没有听从皇帝的劝告,执意出征。刘禅最终还是决定支持诸葛亮。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立即停止了北伐,恢复生产。

这就是刘禅,虽然他不赞成北伐,但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更改,他就全力支持。

乐不思蜀的作者是谁,乐不思蜀的典故是谁写的(7)

诸葛亮因错用马谡导致北伐失败,刘禅没有问责诸葛亮,反而安慰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诸葛亮很不好意思,自贬三级。但当诸葛亮打了胜仗之后,刘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诸葛亮的官职。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刘禅哭倒在御榻上,伤心地不能上朝。等诸葛亮的遗体被运回成都,刘禅亲自出城20里迎接。

乐不思蜀的作者是谁,乐不思蜀的典故是谁写的(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