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张译原型是谁,我和我的祖国张译最后上电视镜头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2 18:41:14

视频截图

后来,他在自来水厂找到4根不同直径的水管,一根根套在一起,再将它们焊接起来,根据抗弯和弹性强度,最后旗杆只能为22.5米。

电动升旗的技术更难,全中国没几个人知道。林治远找来了建设局的梁昌寿协助,设计电动升旗装置。

为了能在天安门城楼上操纵开关,他们在旗杆下引出导线,使导线穿过长安街横跨金水河,然后接到城楼上的开关按钮。还有土造的计时器,以此来控制升旗的时间和速度,保证国歌奏毕,国旗正好升顶并自动停止。

9月30日晚上,为了确保第二天升旗万无一失,林治远和梁昌寿做最后一次实验。然而这时,升降开关却出了差错。旗子升顶,马达却没有停止,旗子被卷到了杆顶的滑轮里,退不下来。情急之下,工作人员爬到了旗杆上,才把旗子取下来。

我和我的祖国张译原型是谁,我和我的祖国张译最后上电视镜头(5)

视频截图

后来,聂荣臻来检查升旗设施,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叮嘱让4名战士当护旗卫士,一旦电动升旗发生故障,立刻人工升旗。

开国大典时,林治远站在毛主席身侧辅助升旗。而梁昌寿守在旗杆下,一旦电动升旗出现故障,立马切断电源。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许,第一面五星红旗准时升起,毛主席兴奋地大喊了一声“升得好”。

话音刚落,礼炮齐响,全场沸腾。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纪元。

我和我的祖国张译原型是谁,我和我的祖国张译最后上电视镜头(6)

视频截图

“我们不怕别人轻视了”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百废待兴,国外也面临着战争威胁。美国曾多次扬言要对中国投放原子弹。

1958年,毛主席正式表态:“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1964年,新疆罗布泊上空升起了巨大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和我的祖国张译原型是谁,我和我的祖国张译最后上电视镜头(7)

视频截图

《相遇》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译扮演的国防科技人员“人间蒸发”三年,他的女友也苦苦找了三年。直到张译回到北京,两人才得以在公交车上相遇。他们相遇的那天,正值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和我的祖国张译原型是谁,我和我的祖国张译最后上电视镜头(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