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养分是生长、开花的根本,通常植物通过根系在土壤中汲取养分,还有叶片利用光合作用向阳光索取养分。这些养分在白天时是获得大于消耗的,而夜晚的植株却只有消耗没有获得。只有抑制兰株夜晚的养分消耗,才能让能量更多地积累,这样兰苗生长才旺盛,也才有开花结果的可能。
如何抑制呢?自然界自有妙方。野生兰花的养分获取与消耗之间的均衡关系,完全是依靠昼夜温差来协调的。在兰花生长的山上,普遍昼夜温差都在10度以上,而生长旺季的时候,昼夜温差甚至可以达到20度。
兰花最怕的就是环境无温差,或者温差太小,不足以抑制兰株夜晚的消耗。有的兰友在养兰花时,一直放置在相对恒温的环境中,虽然看起来兰苗不错可就是不会开花,这就是因为兰株养分积累值不够开花的标准。
四、光照兰花生长离不开太阳,这是植物的规律,兰花也不例外。我在讲兰花种植方面的经验时,也常常着重光照对兰花的重要性。长期光照不好的兰花不仅苗弱、易得病害,也不容易孕蕾开花。这样就失去了养兰花的初衷,谁也不想只养一盆不会开花的兰草。
野生兰花在春末、夏天、初秋的时候,光照有一个特点:顶头荫、斜着照。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兰花早晚的时候,阳光可以透过树叶的遮挡照在兰叶上,而中午太阳当头的时候,却有浓密的树荫挡住强光照。
有的兰友因为居住环境所限,养兰环境刚好就与这相反,造成了兰花的顶头照与早晚荫。比如一些阳台养兰环境,阳台面积本不大,四面都有墙体遮挡早晚的斜阳,而中午时却不能做好遮荫。导致兰花不仅有晒伤的风险,还不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夏天中午强光下植物光合效率低甚至无),这就是兰花最怕的光照。
野生兰花生长地的环境湿度大,通常在55%--90%之间。我们在寻找野生兰花时也发现,溪边湿度高的位置,所找到的野生兰花生长更旺盛,开花也更多更好看。可如果扒开兰根处的土壤,却发现土壤湿度并不大,土壤一般是手捏成团松手就散。这是兰花生长的特性,需要湿润的空气和相对干爽的土壤。
兰友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常常往相反的路子上走。他们或许也发现自己养兰环境的干燥,可补水方式却是勤浇水。浇水只是对兰根的水分供给,与空气湿度并没有很大的关系。长此以往反而会导致兰花烂根,兰叶却依然没有得到滋润,这就是兰花最怕的湿度与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