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指农历的三月初三,是畲族的一个重要节日。少数民族中,过这个节日的,还有壮族,侗族,瑶族,布衣族等,主要是为了纪念本民族英雄。畲族,有盘、兰、雷、钟,四大姓氏,主要在中国南方一带分布,零散在各个小乡镇,小村庄聚集,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较多,在福建,畲族占了本省少数民族几乎一半还多,算是第一大少数民族。家乡永安青水乡,就是一个畲族聚集地域,左邻右舍,亲戚友人,同学同乡,多有畲族人,本地的乡镇中学,也为永安市民族中学,会教一些当地特色的课程。我们求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活动,有竹杆舞,印象还非常深刻。
近年来,全国推动乡村振兴,各个少数民族都迎来了文化带动旅游的契机,畲族也不例外。2018年,回家照顾生病的父亲,有幸参加了永安清水举办了三月三的民俗文化活动,在青水中心小学的舞台上,全程看了各种民俗文化的表演,有傩nuo面舞,舞者带上各种神兽的面具,与人对舞,这是一种古代驱赶邪灵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舞蹈,记得当时的舞者为一年轻小哥,长胳膊,舞起来甚是惊艳。还有竹杆舞,山歌对唱等,这是畲族的传统文化节目,吃的方面,主要是乌米饭,用植物把糯米染成黑色,这也是一种传统饮食文化的技艺,国家还为此专门设置了传承人。
畲族人,民间流传有,山哈一说,意为山里的客人。迁徒到哪里,就在哪里落脚 ,尤其是大山里,原始森林里,生活条件艰苦,更能体现畲族吃苦耐劳的精神,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向天向山向水要饭吃,崇山峻岭,没有这种精神,很难在那里定居。青水乡是山里的山里,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在其境内,是青水、上坪,西洋三个乡镇共管区域。
其实,现在的畲族人已经被汉化得差不多了,很多习俗都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有在三月三这种传统节日,才会穿上传统服饰,出席一些活动。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也很难形成统一民族文化,保留的都是一些特色项目,如舞蹈,剪纸,或是服饰等。现在的民族宗教政策都是鼓励自由,保留文化多样性,因此,近年来也出现了一批保留本民族文化,历史文物的民间文化保护人,从业于此,贡献于此,也以此为营生。
现在的村落,聚集区域,已经不分彼此,遵循社会生存法则,谁能力强,能力大,就能获得更多的尊重。随着物质文化的发展,视野的开阔,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现在已经很少有族长这么一说。但民俗是代代相传的,如同我们小时候,讲客家话,但两个只能听得懂,已经不会讲了。父母一辈会讲五六种方言,到了我们这一代,基本都只会一两种方言。到了下一代,有的甚至只会讲一种话,就是普通话。语言传承已经完全汉化,这是发展的必然,除非国家层面进行干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重要节日,有自己的传统习俗,书写这六个习俗系列,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有好处,没有坏处。
成功思考切入点,羊皮卷积极情感45卷-自信-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