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有哪些故事,有哪些人卧薪尝胆的故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6 17:47:15

第一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同年,在檇李大败吴师。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返国后重用范蠡、文中, 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越王勾践十五年(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越王勾践十九年(前478年),勾践再度率军攻打吴国,在笠则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因其“卧薪尝胆”的典故,勾践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

卧薪尝胆有哪些故事,有哪些人卧薪尝胆的故事(1)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第二位;一代兵圣孙膑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庞涓后来出仕魏国,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派人将孙膑请到魏国加以监视。孙膑到魏国后,庞涓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玲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庞涓也在马陵之战中被*,孙膑帮助齐国奠定了霸业。

卧薪尝胆有哪些故事,有哪些人卧薪尝胆的故事(2)

第三位;胯下之辱韩信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1] ,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韩信早年为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大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韩信没有理会这些人的言语最后终成一代名将,“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

卧薪尝胆有哪些故事,有哪些人卧薪尝胆的故事(3)

第四位:汉宣帝

汉宣帝本是皇室贵胄,却于幼年中遭遇变故,沦为阶下囚,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体验民情,体察民间疾苦,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登基之后珍惜民力,对外又打击匈奴,将西域纳入疆域之中,创造了“孝宣之治”的盛世。阶下囚与帝王,二者的地位天差地别,从帝王成为阶下囚的数不胜数,然而从阶下囚变成帝王的却屈指可数,成为帝王后能有所作为、青史留名的更是凤毛麟角,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刘询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在他统治期间,“吏称其职,民安其业”,成为西汉统治时期,最为鼎盛的时代。

卧薪尝胆有哪些故事,有哪些人卧薪尝胆的故事(4)

第五位:司马懿

司马懿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士。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司马懿伪装生病,不问政事。正始九年(248年)三月,黄门张当把石英等十一人送给曹爽,曹爽、何晏乘机与张当勾结,谋危社稷。曹爽及其同党也担心是司马懿装病。同年冬,河南尹李胜要到荆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司马懿假装病重,李胜出来后对曹爽说:“司马懿已像尸体一样,卧床不起,只有残余之气,形神已经分离,不值得忧虑了。”以后又说:“太傅不能康复,令人忧伤。”所以曹爽等对司马懿未加戒备。 而司马懿表面装病,实际上也在暗中布置,准备消灭曹爽势力。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

卧薪尝胆有哪些故事,有哪些人卧薪尝胆的故事(5)

第六位:唐宣宗

唐宜宗李忱,是唐宪宗的儿子,唐武宗的权叔。他原名李怡,做皇帝后才改名为李忱。唐宣宗在位期间勤俭治国,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体贴百姓,人民生活日渐富格,使腐败的唐朝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唐宣宗也被人们称为“小太宗"然而这样一代明君,直到他登基之时,一直被视为傻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唐宣宗在未登基之前恶劣的政治生态环境让其不得不装疯卖傻,来躲避政治迫害,由于唐宣宗做的滴水不漏让大家都以为唐宣宗是一个傻子,在唐武宗死后宦官仇公武决定让李忱做一个傀儡皇帝自己就可以顺利成章的把控朝政,然而李忱登基后一改往日傻里傻气之作风,大刀阔斧改革迅速铲除宦官势力,这是人们才明白李忱愚痴木讷的外表下隐藏着常人莫及的才干和韬略!

卧薪尝胆有哪些故事,有哪些人卧薪尝胆的故事(6)

大家觉得历史还有哪些特别能忍最后成就一番大业的人物有哪些?欢迎大家评论转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