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全国人民中的友好关心下,上海人民正式开启了强制垃圾分类时代。
网上各个段子手都不予余力的贡献者自己的力量,微博和朋友圈中一派欢乐的气息——当然,基本都是上海之外的吃瓜群众在调侃。
我就是其中一个吃瓜群众,一直以为这一切只是段子,直到看到朋友圈里上海的朋友开始躁动不安,才偷偷地发微信问住在上海的姐姐是否一切安好。
我等到花儿都谢了,姐姐才终于回了*“刚刚在分垃圾,没注意!”。
果真,段子都不是空穴来风。
1
作为天选之子,想必是上海阿拉们认真、缜密的民风被全国公认,如此考验耐性的垃圾分类试点,需要上海人民的示范领群。
于是悲催的上海阿拉们便吃上了螃蟹,每人在规定的早7到9点,晚6到8点时间,手拎若干垃圾袋去回收站,瑟瑟发抖接受管理大妈:“农紫萨拉西(你是什么垃圾)?” 这样深至灵魂拷问。
直面小龙虾、榴莲、粽子和奶茶这样有干有湿,交融汇聚、又曼妙结合的尤物,到底是算干垃圾还是湿垃圾的洪荒哲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