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亭老街介绍,安亭老街天气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30 09:08:56

近些年,差不多走遍了上海比较知名的十几处古镇和老街,唯有安亭老街尚未造访。

今日时间合适,天气也很好,于是公交——地铁——单车,一个半小时到达安亭老街。

安亭老街,可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载:“十里一亭,以安名亭,以亭为镇”,安亭镇由此得名。

安亭镇自古以来就是物产丰富、商业繁华之地,河流安亭泾南北走向,沿河两侧为市街,市街南北约1里,以菩提寺、永安塔、严泗桥等为中心,是一条江南风格的景区老街。

这里保留了江南水乡的“路—桥—街”格局,走在老街上,明清时代韵味扑面而至,内敛而有气度的建筑让人有一种穿越之感。

不知是疫情原因,还是因为炎炎夏日,老街上非常安静,几乎见不到游客,店铺也大都是关着的,偶尔有从石桥上走过或者在廊亭里纳凉的零零散散的几个本地人 。

但这些,丝毫不影响我逛古街的心情,相反还多了些自在和惬意。

街巷里非常整洁干净,街面被冲洗过一般。天气呢,也是出奇的好,天空透着亮,瓦蓝瓦蓝的,白云悠悠,灵动飘忽。

安亭泾,一条流淌了千百年的小河,将安亭老街一分为二,永安桥、严泗桥横跨河上,桥牵着老街,老街揽着小河,就这样,小桥,流水,人家,江南小镇的气质尽显无遗。

提到桥,还得说说这严泗桥,它横跨安亭泾,是清代重修的,有趣的是南侧桥洞边的对联:十字河分两县界,两廛市聚四方人。两县是指昆山和嘉定,两廛是指当地人称严泗桥南为小安亭,北为大安亭。

更奇特的是,严泗桥桥孔东侧石间长有一株石榴,迄今有120余年,其根呈扁形,粗25厘米。每年六月花朵盛开,果实累累。现在,这株石榴树,已然列为上海市古树保护名目。

就在严泗桥的右前方,有一座巍然矗立的永安塔,这永安塔,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左侧是千年古刹菩提寺,脚下是南北安亭泾、严泗泾河道,“塔—寺—桥—河—街”构成了老街的标志性建筑。

现在,永安塔正在进行修缮,周边设有围栏,不能登塔一览老街之全貌,颇有些小遗憾。

安亭老街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恐怕还是始建于三国时期、有“上海第一寺”之称的千年古刹菩提寺了。

从永安塔左侧越过石桥,穿过树林阴翳的小径,隐隐约约就能看到观音菩萨的塑像和高耸的旗杆。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菩提寺了。

菩提寺与永安塔隔河相对,互为呼应,它始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由东吴大帝孙权之母吴国太敕建,是上海地区屈指可数的敕建寺庙。

作为上海市最早的佛寺之一,菩提寺建成后,入寺进香朝拜的信众纷至沓来,香客盈门,附近散居的乡民也日益云集,于是村落变成了市镇,故有“先有菩提寺,后有安亭镇”之称。

菩提寺梁天监二年改建,到五代十国后唐清泰年间徐承艺、李彦琼发起重建,宋朝寺僧慧才又加重建,宋朝开宝年间宋大宗赐予匾额一块高挂于寺门前。

明万历20年(1592年)菩提寺年久失修,杭州武陵僧人海月过而见之,感到极为悲痛,发誓修复菩提寺。

海月让铁匠铸了一把100多斤重的铁锁链,锁在自己的颈上,把钥匙投入寺中古井,向众人明誓,若不修复菩提寺,决不取下铁锁链。此后三年,他赤着脚不顾严寒酷暑,身负百来斤的铁锁链云游各地劝募,见者深为感动,无不慷慨解囊。经过五年艰辛,终于建成。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又一次重修菩提寺。至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寺基占地25亩,共三进,前为天王殿,中为观音殿和地藏殿,后为大殿。殿内嵌有唐时升在明季万历二十年撰写的《菩提寺重建大雄宝殿记》及清乾隆三十三年钱大听撰文,蒋无益书写,秦大成撰写碑额的《重修菩提寺记》的石碑。殿前亦用铁环高挂着一口空腹深大的巨钟,重逾千斤。鸣震声应尔,每当夜深人静,僧人诵经撞钟击鼓时,那宏亮的钟声久久在夜空中回荡不息。

从菩提寺出来,重新回到古街上,徜徉在青堂瓦舍、飞檐斗角的老街,更有了一种历史如烟的沧桑感。

坐在长廊的木凳上小憩,清风微微,廊间的大红灯笼随风飘摇;白云悠悠,与粉墙黛瓦的古建筑相映成趣……怎么看,眼前都是一幅韵致的水墨丹青。

随后,慢慢踱出古街,回望安亭老街的古牌坊,挥手与老街依依作别……(作者 席波)

安亭老街介绍,安亭老街天气(1)

安亭老街介绍,安亭老街天气(2)

安亭老街介绍,安亭老街天气(3)

安亭老街介绍,安亭老街天气(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