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欣然
进入4月下旬,路两边、田野里挖野菜的人多了起来,挖的野菜,是婆婆丁。
婆婆丁学名叫蒲公英。蒲公英名字由来有个典故:传说古代有个大官家的小姐患了乳痈,母亲不明医理,责怪女儿干了羞人之事,女儿一气之下投河自尽,被正在打鱼的蒲姓老公和女儿小英救起,问清了投河缘由,便将一种野草捣烂成泥,敷在投河女孩的乳痈上,几日而愈。投河女孩要了一颗治病之草移栽回自家园内,为了纪念渔家父女,便叫这种野草为蒲公英。婆婆丁名字的由来,也有丁婆婆与儿媳妇吃草药的传说,与之大同小异,不述了。
婆婆丁能吃。人们挖釆婆婆丁,主要是为了吃,吃其嫩绿的叶子。可洗干净了沾大酱生吃;可切成段,与洋葱、黄瓜、干豆腐丝拌成凉菜吃;可剁成馅,与鸡蛋等包饺子、包子吃。
婆婆丁能喝。夏天可用鲜叶、鲜根泡水喝,冬天可用干叶、干根泡水喝;可沸水热泡,也可温水浸泡。喝婆婆丁水,最大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春天阳气上升,人体内阳气大了,嘴易起泡,身易起疙瘩,胃肠也不舒服,喝几天婆婆丁泡的水,这些毛病都能得到改善。总喝就不行了,易手脚发凉,易拉肚子。什么事情都得讲究个“度”:适度,是好事;失度,便成了孬事。
婆婆丁能入药。号称“中国药圣”明朝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一书中,就有蒲公英这味药材。以后到了清朝,又有清人陈士锋编著《本草新编》,把蒲公英的药用效能做了更加详细的介绍,主要用于消炎、活血化瘀,治痈、疮、痘,流传了几百年,现在的中医大夫还用。
婆婆丁能赏。其叶若锯齿,圆状层叠,矮棵的有2厘米高,高棵的可达20厘米。婆婆丁好看的是花,花开金黄色,直径如同金币,属菊科。花后结籽,籽上长绒,绒结成圆球状,色白、镂空,风儿一吹,绒球裂散,绒毛裹挟着花籽就四处飘飞,飞呀、飞,飞落到哪里,就在那里扎根、犮芽,长成一颗新的婆婆丁。
鹤岗田野是适合婆婆丁生长的地方,可谓无处不有。今年4月15日,我就在路边找到它刚冒芽的身影;23日,我在自家小园石堆旁,已经拍照到成型的婆婆丁野菜了。
我从10多岁就挖婆婆丁,那时候家里穷,吃野菜不是为了时尚,而是为了充饥。记得那个年代出门要采挖3种野菜:一是婆婆丁,人吃;一是苣荬菜,剁碎了喂鸭子;一是灰叶菜,煮熟了喂猪。挖野菜同时还要放羊,出去一趟,回来一筐。采挖得少了,母亲便责骂。为了少挨骂,就得四处走;走的地方多,发现的野菜“窝子”就多,哪个沟坡田坎长什么野菜,我都记着。直至参加工作当矿工能挣钱了,才解脱采菜、喂猪、放羊的家务活。退休后去山里钓野鱼,又拣起挖婆婆丁野菜老行当,这个时候挖野菜,就有点“玩”的意思,搂柴打兔子——顺手,可挖可不挖。山里婆婆丁采摘的人少,一片一片的,长得也大。尤其是山路两边婆婆丁开花时,花黄叶绿,绵延数里,既壮观又养眼。起初是采摘婆婆丁叶子,后来是挖婆婆丁根,晾干后削成片,存放在盒子里,每次拿出十几片用开水冲泡,喝着的感觉,如同饮茶般享受。
从小到老挖婆婆丁,对其感情甚笃,也从其身上领悟出一些人生的意义:婆婆丁花开花落,顶多七、八个月;人,从生到死,也就是七、八十年,除了时间长短差异,人与婆婆丁的生命过程应是一样的;婆婆丁属野草类,遍地皆是,上不了大雅之堂,人也如此啊!近80亿人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居庙堂之高的微乎其微,绝大多数是江湖草民。80亿人什么概念?60万人口的鹤岗城市,得有1万3千个。人生一世,若同草木一秋,一晃就过去了。草木不如人的,是人有情感、有爱憎、有责任心、有创造力。情感在于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谁对我好,我对谁好;爱憎在于知道朋友来了捧好酒,敌人来了端猎枪;责任心在于知道上对父老负责,下对子孙负责,左右对朋友、同志负责,一生对自己的生命过程负责;创造力在于知道不停地劳动、奋斗、创新,争取给人生、给人类留下点什么,不白活一回。
有首歌叫《小草》,我很喜欢它的歌词,唱这首歌,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自尊;有位同事以“蒲公英”为微信网名,取意如何?我理解应是不寂寞、不烦恼,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活得有价值。
婆婆丁是平凡的,山川、田野、路边,随处可见;婆婆丁又是不凡的,可食、可药、可欣赏,人人乐享。一种野草活到这份上,值了。
长在石头缝里的婆婆丁 欣然摄
长在田野里的婆婆丁 欣然摄
婆婆丁开黄花如金币 欣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