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太宗一朝著名的谏臣,在与上司共事的十七年当中,足足提了294条建议。老李每每有过失时,魏征总会匡言直谏,有时候也会惹毛老李,以至于有一次老李回到家时骂骂咧咧地说:“会*此田舍翁!”(“有机会朕一定会*了这个乡巴佬!”)
即使是得罪了上司,老魏仍然是我行我素,不知悔改。
老魏死后,老李很是伤心,他亲自为老魏的墓碑写碑文,但总有一些跳梁小丑在老李耳边挑拨离间,他下诏让人把老魏的墓碑给推倒了!
为了清理卧榻之侧,老李决定东征高丽,但上天却不眷顾大唐,战事连连失利,这时老李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他呼天呛地地说:“老魏,你怎么能抛下我一个人独自走了呢?”(唐太宗的原话是:“若魏征在,不使我有此举也!”)
等大军渡过辽水后,老李连忙派人把老魏的陵墓重新修葺一新。
有道是:
魏征殂谢,老李洒泪。
为人所间,推倒墓碑。
及征高丽,不如人意。
方知忠心,只有老魏。
Ⅰ
“春节”原来是新名词掐指一算,离春节只有短短两个月了,流年过隙,让人感慨!
说起春节,它其实是个新名词,从诞生到现在不过百余年历史。辛亥革命后,为了“顺农时”“便统计”,孙中山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公历的1月1日则定为“元旦”。
有意思的是,元旦其实是古代对过年的一种称呼。
历朝历代对春节的叫法都不同。先秦时期唤做上元、元日、改岁,朝代更迭到两汉,春节被称为岁旦、正日、正旦,魏晋时期,关于过年的叫法全部以“元”字开头,叫做元日、元首、元辰,到了唐宋元明等大一统王朝,春节被称呼为元旦、元日、新正,时间的齿轮拨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过年统一的叫法则是元旦、元日。
王安石在他的《元日》中生动地描述了过年的场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让我们怀着希望迎接年的到来吧!
Ⅱ
偌大的一个中山陵为何没有墓志铭?拜谒过南京中山陵的朋友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偌大的一个中山陵竟没有墓志铭。总理陵墓碑仅有二十四个字,分为三行,依次刻着:
中国国民党葬
总理孙先生于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在中山陵动工之初,本就计划有墓志铭的。墓志铭本是由章太炎撰写的《祭孙公文》,但章太炎素与蒋介石有罅隙,章一向认为蒋并非真革命,而招致蒋的忌恨,墓志铭计划就此告吹。
1928年1月7日,孙中山丧事筹备委员会经过研究后一致认为:“以总理之伟大,非墓志铭、传记文字所能包括一切,致以不用为宜。”
中山陵建成之后,虽有碑亭,却无墓志铭,聊以“天下为公”四个字刻于亭中而代之,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Ⅲ
无锡原名叫“有锡”无锡,位于江苏南部,历史悠久,是一座文化名城。
三千多年前,周太王的长子秦伯在此建立了“勾吴”国,春秋时期,范蠡隐退江湖,泛舟于五里湖,楚灭越后,楚王封春申君黄歇于此。
根据《无锡县志》记载,无锡原来的名字叫做“有锡”,在周秦时期,这里就发现了铅锡矿,只不过随着竞相开采,矿产枯竭,到西汉初年,这里的铅锡矿基本就开采殆尽。
王莽迷信谶纬神学,大改郡县之名,且往往与旧名字相反。无锡亦不例外,在王莽改成了“有锡”,刘秀推翻新莽政权后,无锡重新恢复原样。
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