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内心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凄美的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也将张继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这种愁,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是无病*的愁,他是面对家国有难、无可奈何的真愁啊。
这首著名的诗,不仅为张继自己赢得千古盛名,也将本来默默无闻的寒山寺,以一己之力推成了著名的旅游名胜。
当张继的这首诗传到日本之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火到了什么程度呢?据清朝的著名学者俞樾说:“其国三岁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三岁儿童都能背诵,这真是家喻户晓啊!
这首诗还与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起,被列入了日本的教科书。日本人来我国旅游,必去苏州,到了苏州,必去寒山寺,可见这首诗在日本的影响何其巨大。
二、《乌栖曲》
唐: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傍晚乌鸦刚刚归窝之时,在姑苏山上的吴王夫差的春宵宫里,西施醉舞的宴饮就开始了。宴会上的吴歌楚舞一曲还未结束,太阳就已经日落西山了。
金壶中的漏水滴了一夜,吴王夫差起身看了看将要坠入江波的秋月。东方欲晓。天色将明,吴王仍觉得余兴未尽,这可怎么办啊!
李白的这首诗描绘了吴王夫差欢饮达旦的淫靡生活,暗含了荒淫的君王不可避免地乐极生悲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