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碳漆国家标准是什么,氟碳漆产品国家标准是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5 12:31:52

科学的涂膜检验

氟碳漆国家标准是什么,氟碳漆产品国家标准是什么(1)

中氟

专业户外功能性环保涂层服务商

氟碳漆在施工后,要进行涂膜的检验,以确定涂膜的涂装效果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以及是否满足今后涂膜使用环境的要求。涂膜验收的主要手段是对施工后的涂膜进行整体检测。

01

涂膜表面状态的验收

青岛中氟氟碳材料有限公司

装饰作用是氟碳漆的基本作用,氟碳漆在施工后要达到一定的表面效果才能体现出装饰作用。良好的表面状态除了能够起到装饰效果外,还能加强涂膜的整体保护作用。

一. 颜色的检查

氟碳漆面漆都是按照标准色卡进行调制,出厂时颜色与标准色卡是一致的。在贮存过程中氟碳漆的颜料颗粒往往会发生自聚现象,造成施工后的涂膜颜色与标准色卡有偏差,这种偏差可以用色差来定量表示,GB/T 3181-2008《涂膜颜色标准》将色差定义为以定量表示的色差觉差异,通常以△E表示。按照GB/T 1766-2008《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的规定,色差值≤0.5时目测可认为无变色。通常在现场可以使用便携式的色差计进行测量。

二. 表面光泽的检查

氟碳漆的光泽度是在配方的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的了。但施工工艺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涂膜表面光泽偏离规定值,如涂膜表面过于粗糙、没有配套底漆、涂膜厚度不足等都会影响光泽值。在现场可以使用便携式的光泽仪进行现场检测,以确定涂膜的光泽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三. 涂膜表面状态的检查

对涂膜表面状态的检查通常采用目视比较的方法,在判定标准上与每个检查员的自身水平和经验有关,这一项通常没有具体的标准,大多数的标准通常也是以“平整。无异常”作为基本评语。在进行表面状态的检查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在不考虑底材变形的情况下涂膜是否能自然的形成一个整体平面而没有可见的凹坑、凸起等机械变形;涂膜是否表面光滑、平整,肉眼观察没有漆雾、漆渣等异物,且手感较好;涂膜表面是否有皱纹、缩孔、针孔等各种施工缺陷,边角部位的漆膜包覆是否良好;漆膜颜色是否均匀、光泽是否正常,在自然光线下是否有异常现象。

02

涂膜厚度的验收

青岛中氟氟碳材料有限公司

涂膜厚度是涂膜能否达到预定的防腐性能和装饰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涂膜厚度的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必须要实施的检测工作。

氟碳漆的干膜厚度与湿膜厚度可按照如下公式换算:

D干膜厚度=D湿膜厚度SVR

D干膜厚度——干燥涂膜的厚度;

D湿膜厚度——涂料的湿膜厚度;

SVR——涂料的体积固体含量;

通常此公式只能近似换算干燥涂膜的厚度,实际以仪器测量值为准。

一. 确定涂膜厚度的方法

测定干燥涂膜厚度的方法:切开法、电磁法、涡流法、超声波法。

切开法是以固定的角度的刀头将涂膜切开,然后通过带有刻度的显微镜观察表面,读出涂膜厚度,优点是可以测量多种底材、观察多道涂膜的厚度。缺点是需要切开涂膜对涂膜造成损伤。

电磁法是利用直流电感声的磁场,测量磁性底材上非磁性涂膜的厚度,直流电通过涂抹并在底材上发生电磁感应,涂抹越厚感应力越弱,反之电磁感应力越强,两者呈线性关系,优点是可数字显示、读书精确测量方便且不破坏底材,缺点是仅适用磁性底材。

涡流法是利用涡电流测量原理测量导电基体上的非导电涂层干膜厚度的仪器,借助于通入探测器的交流电在基体内感生涡流,再将涡流测量值转换为干膜厚度值,优点是可测量非磁性金属底材、读数准确,缺点是易受周围电场的影响。

超声波法是利用超声波脉冲反射的原理,优点是适用金属和非金属底材、可测量多道涂膜厚度,缺点是对于薄膜涂层和粗糙底材精度稍差。

二. 涂膜厚度的验收

涂膜厚度的验收通常规定有两个指标

03

涂膜物理性能验收

青岛中氟氟碳材料有限公司

一. 附着力

附着力是指涂膜和被涂物之间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强度。在现场检测附着力的目的是用来确定涂膜今后的耐久性的指标。

拉拔法,依据标准GB/T 5210-2006《色漆和清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将试样粘接在涂膜表面,在规定的速度下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以测定涂层与底材间附着所需要的的力。

二. 硬度

涂膜表面对作用其上的另一个硬度较大的物体所表现的阻力。依据标准GB 6739-2006《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中的B法来测量涂膜的铅笔硬度,以检验涂膜的硬度是否达到要求。

三. 干燥状况

干燥状况是指涂料施工后涂膜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向稳定的固体状态转变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不同的状况。参照标准GB/T 1728-1979(1989)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中的指触法测量涂膜表面干燥时间,按照GB/T 1728-1979(1989)中的压棉球法、刀片法测量实际干燥时间。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