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年年相见在他乡的上一句是啥,每岁登高在异乡出自哪首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5 12:40:25

古诗年年相见在他乡的上一句是啥,每岁登高在异乡出自哪首诗(1)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译文:

年年到冬至这天,我总是在他乡做客,神情恍恍惚惚,穷困和愁苦啊,简直都要磨缠死人。

我流寓江湖,自照形貌,好像只有我是独独衰老,而这万里天涯,一些风俗和人情也仿佛都是各自相亲。

在大雪之后,我拄着藜杖踱步到这满是丹枫红岩的荒山野壑,竟不禁想到宫殿里边早朝刚散,那些文官武将们的身上响着佩玉,该也离开了紫宸殿的宫门。

这时候,我仿佛心地已经折碎,不剩一寸,望着前路就心乱眼迷。请问,我要站在什么地方,才能够看得见那故国三秦?

注释:

【至日】即冬至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长为客:长久地成为远离亲人的羁旅之人。

【忽忽】飘忽不定的样子。泥*人:胶滞纠缠的样子。

【形容】指神态躯体。

【杖藜(lí)】拐杖。丹壑(hè):道家所在之地。

【鸣玉】古时官员所骑马上要镶佩玉器作为装饰,马行走时发出碰撞之声。紫宸(chén):唐大明宫中的紫宸殿。

【心折】心碎。

【三秦】原指长安附近古秦国之地,此代指朝廷。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和颔联写眼前之景,言诗人旅居冬至的情形;颈联和尾联写诗人由冬至而回忆起长安的冬至日情形。

全诗由诗人一己的漂泊流浪联想到朝廷,集中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

该诗八句皆对,律对严整,感情深挚,具有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责编:勾晓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