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形成的原因·】——»
看到这里的读者一定会想问,为何“对食”现象会如此盛行?
进宫的宫女和太监各个都是恋爱脑?不找人做饭搭子、床伴难道就存活不下去吗?
内宫里讨生计的宫女和太监,因为寂寞走到一起聊以安慰,自然是“对食”现象产生的首要原因。
毕竟任谁都有七情六欲,宫女和太监也是人。
然而他们的地位都极为低下,一生要做伺候三宫六院的脏活累活,进了深宫便将青春在这里全部葬送,内心的苦闷自然希望能够向人倾诉。
这时能有人愿意一同吃饭、一同聊天甚至共枕而眠,这对他们而言简直是莫大的安慰。
当然了,愿意结为“对食”的宫女和太监,自然有着更深层次的利益原因。
自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宫里的太监几乎都要在乾清宫轮流当值。
这个职务对于太监而言很苦,夏天的乾清宫有巨大的冰盆解暑,冬天的乾清宫有熊熊炭火,然而太监既无法享受清凉也无法享受暖阁,只能在殿外忍受冬寒酷暑。
同时,在乾清宫当值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下班的太监往往就错过了统一的饭点,没有热菜热饭来吃,宫里也没有专供给他们的小厨房。
然而各宫的宫女有专门的小厨房来烧菜,这点就要比太监们强上许多。
很多太监选择与宫女结为“对食”,其实就是为了能够在交班之后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菜。
那时擅长烹饪的宫女往往会成为太监们互相追捧、竞争的对象,毕竟满足口腹之欲对于宦官而言就是莫大的幸福。
正是因为这样的现象才明代越发多起来,宫里结为搭子的宫女和太监也被称之为“菜户”。
宫女们自然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大多数宫女都会选择找一些职位较高、得到薪水更高的太监结为“对食”,这样便能从这些太监身上换来更多的钱。
此外,常在皇上、贵妃以及太后身边服侍的太监也是宫女们选择巴结的对象。
因为这些人往往能够拿到更多的赏赐,她们便能跟着分一杯羹。
宫女们用这些钱或给自己置办首饰,或者寄回家中贴补家用,总之不会让自己吃亏。
除了这些蝇头小利之外,结成“对食”的背后还有着更深层面的利害关系。
有的宫女、太监正是因为看中了宦官或宫女手中掌握的权利,想要借着高位往上攀登,这才愿意“以身求荣”,为自己换取更大的利益。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明朝权倾天下的宦官魏忠贤。
他此前不过也只是地位低下、无人注意的奴才,后来选择做了比他大很多岁的明熙宗皇帝奶妈客氏的对食,这才在内廷中积累了人脉,得以被皇帝所青睐。
对于魏忠贤而言,和客氏结为对食并非出于感情,而是将其当做登上权力高位的助力梯。
而此前也有人曾为了谋得官位,将自己的女儿献给宦官高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