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白羊田鲁公坡天狮舞传人在当地表演时的场景
9、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苗绣织锦)
苗绣织锦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刺绣艺术,针法纷繁复杂,绣品色彩丰富、富于质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苗族妇女正在制作苗绣织锦
用传统去“注解”时代
一段时期以来,受流行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影响,诞生于中国民间的这些古老的文化艺术正一点点淡出现代人的视野,由于大多数民间艺术的发展自古以来都是师傅带徒弟,并且只活跃于民间。因此,人们对民间文化的认知,或许仅仅停留在“乡土”“朴素”“下里巴人”等刻板印象之中,忽视了民间艺术的鲜活性、贴近性、文化性,殊不知这些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就是要保护这些即将消亡的艺术形式,让这些来源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绝活,继续活跃于民间,持久地传承下去,并且形成产业,既能带动就业,又能促进文旅融合,更好地助力于乡村振兴。
据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文化惠民项目,每三年重新评选一次。注重入选者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
换句话说,当地若让传统文化得不到传承和弘扬,对其放任不管,下一次评选就会被剔除出去。
湖南的“破圈”方法论
这次湖南能有9地入围,取得全国第四的成绩,证明湖南在这方面显然早已发力。
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2020湖南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在这里举行
比如,近年来,隆回县将“花瑶挑花”“呜哇山歌”等民族文化元素与自然风景相融合,全力打造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让花瑶传统文化得到了有力的挖掘、保护和发展,独特的挑花艺术被逐步推出山门,搬上了媒体、荧屏,并登上了国家、国际艺术殿堂。沈从文先生盛赞花瑶挑花是“世界一流”。如今,花瑶古村面貌焕然一新,游客也越来越多。这不正就是湖南省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板。
以“长来常往”为主题的长沙常宁版画作品联展,在长沙市美庐美术馆举行
还有“常宁版画”,常宁市长期坚持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坚持把文化事业当成“民生优先”的重要内容,专门设立了文艺精品及版画创作扶持资金,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等。常宁市三次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常宁版画四度成功打入深圳(观澜)国际版画市场,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小版画”成了一个文化“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