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拥有年轻状态的肌肤
不少爱美人士
采用内服、外敷补充胶原蛋白
吃一吃、敷一敷
就能将胶原蛋白补充到皮肤中吗
01
产品众多
市场增速较快
如今,胶原蛋白产品风头正劲。记者在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胶原蛋白”,与之相关联的笔记达125万多篇。截至10月30日,各电商平台“双11”预售活动中,不少胶原蛋白产品已有过万人交了预付款。
记者发现,市场上有各种形态的胶原蛋白产品,有口服的,片剂、粉剂、口服液;有外敷的,面膜、原液、精华。
虽然胶原蛋白产品的价格不算便宜,但是选择它的消费者就是喜欢。北京消费者金丽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我每天口服一瓶胶原蛋白口服液,每周还会敷两次胶原蛋白面膜。并不固定使用一个品牌,因为各品牌都说自己的产品好,我也分不清,既然搞不明白我就换着用。”
类似“虽然分不清哪个产品更好但一定要用,爱美的人绝不允许自己错过可以保持年轻皮肤的机会”的心理,也推动着胶原蛋白产品的销量逐年递增。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课题组发布的《国内高品质胶原蛋白行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预计,我国的胶原蛋白行业总体规模发展迅速,增速超越全球。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报告,2016到2027年,中国胶原蛋白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 6.54%,高于同期预计的全球 5.42%市场增速。
02
警惕宣传
“直接补充”说法不靠谱
国家注册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吴邵霞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市场上的胶原蛋白大致可以分为天然与*两种。口服胶原蛋白产品有从动物中提取胶原蛋白的,也有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胶原蛋白。但是不管吃哪种胶原蛋白,都不可能直接补充胶原蛋白。因为吃进肚子里的胶原蛋白在消化道中会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运送到身体需要的各部位后再合成胶原蛋白。”
吴邵霞还介绍说,胶原蛋白分子量大小的单位是“道尔顿”,分子量越小越容易被肠道吸收。市场上也因为胶原蛋白分子量大小不同出现了胶原蛋白肽、多肽等名词。胶原蛋白一般在300000道尔顿左右,胶原蛋白肽一般在2000—10000道尔顿。分子量在50—1000道尔顿一般称为“小肽”“寡肽”“低聚肽”。大分子胶原蛋白在人体内,先要分解成小肽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低聚肽则不需要经过肠胃酶降解,就能直接被吸收。
无论吸收率是高是低,吃进去的胶原蛋白只有少量的可能会在皮下合成新的胶原蛋白,这一点生产商在产品介绍中也给予了说明。
记者看到,某胶原蛋白生产厂家这样介绍:“胶原蛋白肽是胶原蛋白经酶解或水解后,得到的衍生产品,胶原蛋白肽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可塑性、吸收性、溶解性、抗氧化性等优点,这种成分能调节人体免疫力、降低胆固醇、降低血脂、缓解关节酸痛、促进人体对钙等矿物质的吸收能力。”
既然吃不能完全补,直接敷是否能直接补充胶原蛋白呢?某美容院美容师刘欣桐表示:“美容院也使用含有胶原蛋白的护肤产品,但是涂抹、贴敷胶原蛋白产品都不能直接将胶原蛋白补充到皮下,而是给皮肤、皮下组织提供合成胶原蛋白的原料。”
03
多做功课
挑选产品需理性
面对不同品牌、种类的产品,消费者应该如何挑选?
《白皮书》中也提到,胶原蛋白肽的有效成分是羟脯氨酸,国家标准为>3%,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的鱼胶原蛋白肽,羟脯氨酸的含量未达到3%,只有少数企业的鱼胶原蛋白肽的羟脯氨酸含量>8%。
有业内人士透露,我国*胶原蛋白的生产技术在全球是领先的,但是价格目前还比较贵。60%—90%纯度的*胶原蛋白,价格在每公斤十几万元以上。价格太便宜的产品,胶原蛋白的含量难以保证。而且,不同厂商的*胶原蛋白在技术工艺、检测验证、安全性等方面都有差异,甚至不同批次的稳定性也会不同,因此,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需谨慎。
刘欣桐告诉记者,目前有不少消费者购买医用胶原蛋白敷料做面膜,因为是械字号,用着更放心。记者了解到,目前医用敷料需要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执行,有一类至三类的备案种类,风险程度由低到高,其中一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平均周期在1—3个月、二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的平均周期为1—2.5 年、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的平均周期为1.5—3 年,周期均长于妆字号产品。此外,2021年底,国家药监局明确要求医用冷敷贴需按照二类及三类进行备案。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都在选择产品时,还是要理性地看待,多做些功课,不能盲从。另外,胶原蛋白市场增速较快,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统一的标准体系。
记者/李燕京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