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古诗翻译,江南春原文及翻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6 21:29:31

江南春古诗翻译,江南春原文及翻译(1)

江南春古诗翻译,江南春原文及翻译(2)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➀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➁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➂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➃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➄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都是香烟缭绕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小知识

关于烟雨江南

若说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江南水乡总是令人心驰神往。春天到来时,小桥流水缓缓荡漾,水边绿柳才黄,莺歌燕语,远远望去,一片淡绿淡粉的树木花朵相互映衬,笼罩在温暖的黛瓦白墙之中。古代王朝更迭,兴衰交替,唯有这江南风光成为了永恒。

在大诗人杜牧生活的晚唐,政治上危机四伏,似有大厦将倾之势。然而,在他奉命从安徽宣城前往江苏扬州时,千里的江南风光依旧美不胜收。他写下了一首《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古诗翻译,江南春原文及翻译(3)

在杜牧眼中,美丽的江南风光不局限在一座小桥流水人家,不局限在一处知名的园林,而是上千里大地皆是锦绣繁华。远看绿树红花交相辉映,一片莺歌燕语。近看流水村庄城镇酒馆,无不春意盎然。这色彩丰富又立体感极强的画面,被诗人浓缩在十几个字中,既明朗,又深邃。

后两句里,杜牧把目光聚焦在众多的寺庙上,看着这些古迹矗立在烟雨蒙蒙之中。此时,不只空间立体了,时间也被拉得久远,“多少楼台烟雨中”,蕴含了无穷的意味。

南朝四百八十寺

在东汉末年,全国分裂,进入了三国时期。之后司马氏统一了国家,建立了晋朝。东晋末年全国再次陷入分裂,南北方相继出现了好几个政权,史称“南北朝时期”。北方主要是鲜卑等少数民族政权,南方则是宋、齐、梁、陈四个汉人政权。

南北朝时期大概持续了一百多年,之后就是隋唐了。所以简单说,南朝就是隋唐之前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虽说如此,南朝时期南方的商业、手工业都很兴盛,经济的稳定也使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文学艺术的追求愈发完善,为诗歌从汉乐府的原始状态走向盛唐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同时,佛教文化也大为繁盛,据《南史》记载,“都(du,首都)下佛寺五百余所”,杜牧说四百八十寺都还少说了。

忧国忧民的情怀

杜牧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是在讽刺晚唐的穷途末路,说它好像已经走上了南朝崇尚佛教、不但没有得到长生反而误国误民的老路,还是单纯地描述经济繁荣、文化兴盛、景色秀美的江南风光?

晚唐的佛教发展比较畸形,走向了大兴土木、不理时事的恶性循环,杜牧本人是反佛的,认为佛道误国,加重社会危机。从他本人的理念上来讲,这首诗很有可能是在借古讽今的。但反佛不一定就反亭台楼阁,杜牧也曾游览山寺,同僧人结交等等。这首诗,多少还有点透过南朝的寺庙和烟雨,看历史穿梭古今,多少事恍然如梦的感觉。

不过,晚唐诗人普遍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尤其像杜牧这种一流的诗人,在审美中不露痕迹的夹杂着讽刺,可让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

江南春古诗翻译,江南春原文及翻译(4)

责 编:彦

来 源:成长树(ID:chengzhangshu99)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