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尔尔
“十一假期还没开始,就花了大半个月的工资参加好朋友的婚礼,最后却和她绝交了。”
特意请了两天假,坐了七个小时高铁给好友当伴娘的周周无奈地感叹,“从早忙到晚,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最后让我饿着肚子打车去高铁站。”回到家之后,周周再未主动联系过这位朋友。
婚礼一直是年轻人中经久不衰的议题。压抑了三年后,线下婚礼在今年终于迎来了集体爆发。不过,今年的特别之处在于,过度密集的婚礼不仅掏光了年轻人的口袋,甚至让年轻人之间的友情也变得岌岌可危。
图源:小红书
在十一假期辗转三个城市参加婚礼的小琪,语气里难掩疲惫与失落。“一场婚礼的路费再加上份子钱,半个月的工资就没了。”她简单算了算,今年光是份子钱的支出,就已经超过六七千了。“尤其在五一、十一这种假期节点上,结婚的人更多,钱袋子根本捂不住。”
更令小琪心寒的是,特意赶去为闺蜜当伴娘,闺蜜不仅没有感激的话语,甚至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给她安排。“被朋友邀请当伴娘时以为是好事情,但是这种不被尊重、不被重视的感觉真的很受伤。”
一份亲密关系的维系成本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诚意满满的份子钱,还要顾及忙碌与嘈杂背后的细枝末节。与之相对的,年轻人开始寻觅一种高效、简单的“平替”选择,职业伴娘应运而生,并流行开来。
越算越细的婚礼“成本账”
“伴娘就是一个吃亏费钱不讨好的苦差事。”
经济重压下,年轻人对钱越来越敏锐,一场婚礼中的成本账也算得越来越精细。“参加一场婚礼的开销实在是太大了。”周周从河南赶到成都,往返路费近两千,她又给好友买了一份价值五百的结婚礼物,还包了一千元的红包。“当一次伴娘就花了我大半个月的工资。”
付出了如此高昂的成本后,周周难免会心生对比。“朋友虽然一直喊着给我报销路费,但迟迟没有转账,也没有接亲红包,至于她准备的伴手礼,粗略算一算,价格应该也不会超过二百。”一番对比之下,周周连连感叹,当伴娘确实是一个亏钱的苦差事。
图源:pexels
面对水涨船高的份子钱,口袋越来越紧的年轻人也试图寻找着体面的破解之法。在社交平台上以求新出圈的“礼金互免”就是例证之一,这种方式的理想状态就是好友双方达成默契协议,彼此都不用随高昂的礼金。这样一来,既摆脱了人情债的束缚,又能淡化朋友交往的利益关系。
不过,在金钱有着统一度量衡的现实环境中,礼金互免的方式还没有具备完全的适配性。周周就跟朋友提过礼金互免,“但是他们都不同意,很多人都觉得只有交了份子钱,才有动力参加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