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潋滟晴方好出自哪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1 11:16:20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经典诗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将西湖的美妙风姿呈现在读者眼前。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诗人苏轼的一首名篇,作于熙宁五年(1072年)正、二月间。当时诗人被贬至杭州通判任上,一日游西湖,见美景如画,感念万千,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篇。

诗的前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美丽景色。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湖水波光粼粼,湖面熠熠生辉,呈现出一种迷人的美;而在雨后初晴之际,山峦若隐若现,云雾缭绕,更显出一种幽静的美。诗人运用简洁明快的笔触,将西湖的美景跃然纸上,令人仿佛置身其中。

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巧妙地用西施来比喻西湖,既表现了西湖的秀美风姿,又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西施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其美貌和气质都是无可挑剔的。诗人将西湖比作西施,说明西湖的美是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同时,诗人在这里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景色的欣赏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篇。诗人苏轼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西湖的美景呈现在读者眼前。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湖的美景,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景色的欣赏之情。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画意的世界中。

与其他描写西湖的诗篇相比,《饮湖上初晴后雨》更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例如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中“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虽然也描绘了江南的美景,但相比之下更加宏观和抽象。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则更加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经典诗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诗人苏轼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西湖的美景呈现在读者眼前,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景色的欣赏之情。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后人学习和欣赏苏轼诗歌的重要作品之一。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