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讲狗为什么咬人,狗咬人在佛教说法中该如何处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6 23:05:51

原文:

答原静书出,读者皆喜澄善问,师善答,皆得闻所未闻。师曰:“原静所问只是知解上转,不得已与逐节分疏。若信得良知,只在良知上用工,虽千经万典无不吻合,异端曲学一勘尽破矣,何必如此节节分解?佛家有扑入逐块之喻,见块扑人,则得人矣,见块逐块,于块奚得哉?”在座诸友闻之,惕然皆有惺悟。此学贵反求,非知解可入也。

评论:

答陆原静的信公开于世后,天下的读者都很满意,认为陆澄问得漂亮,先生答得精彩,均是他们没有听说过的内容。先生说:“陆澄的问题只是在知解问题上转悠,无奈之下只得给他逐段讲解,若真的相信良知,仅在良知上下功夫,即使千经万典也会与之相符合,异端邪说将会不攻自破,又何必如此逐段解释呢?佛教有狗不咬人而追石块的比喻。狗,看见石块而扑向人,这样也才能咬住人,若看到石块去追赶石块,从石块那里又能得到什么呢?”其时,在座的各位同志听了这番话后,心感警觉,并各有所悟。致良知,先生的这一学问贵在返身自求,并不是从知解上就那么随便获得的。

阳明先生对于陆原静的问答系列,被刊发,大众从中获益匪浅。但是阳明先生说,其实和陆原静的对话都是在知解上做文章,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我们能够能够从此处而信得良知,并于此处用功,则与古典无不吻合。那些异端歪学就都会被打回原形,暴露其原来弊端。又何必在此层层下功夫呢。阳明先生良言在此,令吾辈顿生感悟。唯有稽首敬拜难表此拳拳之心。不历此心,难以知晓何为悟,难以明了生命的本来。而此一切,都被阳明深深注入其良知二字之中。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