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村晚,村晚 描述了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30 11:30:40

原标题:乡间烟火气,“村晚”抚人心

据文旅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文旅部将于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春到万家”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推出春节“村晚”、“赏年画 过大年”、乡村好物推介等活动。

你看过“村晚”吗?它是“乡村春晚”的简称,是春节期间农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文艺晚会。“村晚”听起来“土味”,但并不简单。若论“资历”,早在1981年小年夜,浙江丽水月山村已出现全国第一台“村晚”,比央视春晚还早两年。若论人气,“村晚”虽不及“村BA”那般出圈,但仍是人气爆棚、热闹非凡。近年来,文旅部连续组织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推动“村晚”在全国遍地开花。绿水青山为台、流水人家为幕,台上各显神通,台下欢声雷动。没有“高级”的舞台、夺目的灯光,更没有明星大腕,但其气氛丝毫不输各大卫视春晚。

人们为什么喜欢“村晚”?当然是因为开心呀。过年,最紧要就是开心。记得小时候,村里过年最让人回味的事情之一,就是看表演。虽然节目土得掉渣、“技术含量”不高,但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一台演出增添了年味,将欢天喜地的节庆氛围瞬间拉满,让台上台下洋溢着自然流露、简单淳朴的快乐,这还不够吗?

当然,也不止快乐那么简单。

“村晚”,展现文化。吹拉弹唱,载歌载舞,非遗展示……“村晚”的节目或许艺术性不算高,观赏性不够“炸”,但贵在真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浓厚的乡土气、烟火气。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逢年过节,与其喝酒搓麻,不如来一道文化大餐,让这样的文化活动浸润人心。

“村晚”,增进情感。乡村生活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般闲适自在。很多人一年到头为一日三餐、养老育儿奔波劳苦。平时各忙各的,那过年呢?一起搞个“村晚”,增进感情,凝聚乡情,走得更近、关系更亲。对于“村晚”,一些地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策划三个月,排练三个月,演出三个月,回味三个月”。一年12个月安排得满满当当。话虽夸张,但提醒我们,从想主意到组“队友”、勤排练,“村晚”确实是增进感情的纽带、凝聚乡情的桥梁。

“村晚”,承载乡愁。记得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里有句台词:“我是在一个小山村里长大的,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而所谓乡愁,总绕不开故乡的山水、美食、人文。“村晚”讲的是乡音、唱的是乡情、舞的是乡韵,承载的是乡愁。离家一年,回乡看一场“村晚”,会让人身有所栖,心有所寄,感到温暖。再把话题说远点——对游客而言,如此“村晚”、如此乡韵,也是特色所在、魅力所在。

“村晚”,一缕升腾的乡间烟火气,一道多彩的文化景观。春节正在路上,我们期待更多的“村晚”出现,更多的群众参与,让这扇窗口更好反映农民精神新风貌、乡村振兴新气象。 (夏振彬)

来源:广州日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