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这几乎已经成为了华夏文化中最关键的一环,从远古时代的大禹治水,到李冰父子的都江堰修建,这些治水工程对后世都存在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毕竟,我国古代那可都是清一色的农业文明,水作为农业生产的核心保证,其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水在带来生命希望的同时,其实也会带来灾害和死亡,比如长江的洪涝和改道,这就是袭扰华夏民族数千年的自然灾害,无数同胞都因此殒没。
不过,一项创世工程的建设,却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的建设:道阻且长,来之不易众所周知,三峡工程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最大的水利工程,甚至,就整个三峡枢纽而言,它还是全球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水利工程。
尽管,三峡的建成至今仍存在诸多争议,比如影响长江生态,又如破坏自然景观等,但不可否认的是,三峡的建成确实造福了全国人民。
而且,这种“造福”还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要知道,三峡不仅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水利上的便捷,在电力的供应上,它也发挥着积极地作用。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三峡工程虽然建成于新中国成立后,但它的规划却需要追溯到建国前,也就是那屈辱的百年时间里。
按照现有的资料显示,最早提出三峡项目的人,其实就是中国的国父孙中山先生,他在《建国方略》中,曾这样规划过长江流域:
“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
显然,这句话中的“水闸”,指的就是三峡大坝,但遗憾的是,孙中山先生才完成规划,中华大地便又陷入了纷争之中,内乱加之外敌入侵,让三峡水库的建设一再搁置。
直到抗日战争末期,对外的压力逐渐变小,国民党方面才终于想到了重启三峡项目,还一度获得了美国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不过,这个重新上马的三峡项目,早已不是当年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生工程了,它已经转变成一项捞金计划,即依靠立项来为个别高层谋取私利,比如时任财政部部长的宋子文。
宋子文将大多数的项目拨款都收入了囊中,就连相关专家的津贴,也被他克扣了不少,而如此大胆的贪腐行为,最终也导致三峡项目彻底停滞,就连专家组都由此解散,设计工作无法再继续执行。
而这一“停滞”,也持续了一整个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又迎来了新生,那就是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设立。
该部门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专门负责长江水利建设的机构,初期的主要职责,就是治理水患,以及负责水坝修建的勘测工作。
当然,基于那个年代的设备条件来看,勘测工作必然是极为困难的,因此,整个项目的勘测及规划整整消耗了十余年,直至1970年才终于迈出第一步,那就是葛洲坝工程的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