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龟怎么把壳养的圆润,草龟怎么养的肥肥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2 10:22:21

3、保证水位

保证饲养环境中的水位是针对水龟而言的。实际上,具备一定基本常识的龟友在饲养水龟时都知道水位对龟壳生长的重要性。如果在水位极低、不能末过龟壳边缘的情况下,随着龟的生长,其背甲边缘将会向上翻翘,背甲中央呈凹陷状;若水位仍较低,末过龟壳边缘但不能淹没背部顶端时,虽然壳缘上翘的现象不会出现,但背甲中央扁平、凹陷的现象仍然难以避免。部分龟友将养龟的水位设置在刚好淹没龟背的深度,而龟壳的生长却没有如其所愿,这是因为水位刚刚末过龟背时,龟只要四肢稍作支撑就能降背部顶端露出水面。背甲顶端为脊角板的位置所在,若该部位较长时间地露出水面,则容易粘甲,呈现生长停止或滞缓状,最终使得龟的形体受该部位所限,变成平背或不应呈现的圆形。

笔者建议,在设定水龟饲养水位时,应以龟在水中四肢撑起时仍不能使背甲凸出水面为最低标准,该原则不仅符合所有水龟的条件,也适用于亚洲巨龟、齿缘摄龟、庙龟等偏水栖的半水龟类。

草龟怎么把壳养的圆润,草龟怎么养的肥肥的(5)

4、增加磨质

或许很多养龟爱好者曾经发现,龟在自己精心设置的环境中开食新的生长过程,但甲壳上新的生长纹却与原先已有的生长纹格格不入,除了色泽相差较大之外,其光滑程度和自然融合的感觉似乎也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事实上,要想爱龟的甲壳纹理最大程度地接近自然环境下生长的个体,还需要考虑磨质的问题。

什么事磨质呢?对很多龟友来说,磨质可能是一个新名词,其实在养龟的概念中,磨质指的就是能对龟体甲片、爪子甚至喙形成摩擦,使其甲壳纹理不过于突兀甚至防止爪尖、喙缘的过度增生的物体。对龟而言,常见的磨质包括生长环境中的砂石、泥土、水草、树木枝叶甚至是水等等。经过这些磨质的不断摩擦,龟甲上原本突兀的生长纹理将被缓慢地打磨,渐渐地显得更加自然也更有光泽度。

笔者建议,如果想要龟壳上的纹理更加平滑细润,在饲养水龟和偏水栖的半水龟时,则可以在水环境中添加底砂、底泥;在饲养陆龟和偏陆栖半水龟时,可以用泥土和细砂石作为底材,并在环境中种上少量草本植物或灌木。反之,如果饲养者更为欣赏纹路清晰的龟甲,就可以尽量减少饲养环境中的磨质,并尽可能地提高水体的能见度以及陆地部分的光滑程度。

草龟怎么把壳养的圆润,草龟怎么养的肥肥的(6)

5、控制密度

通常我们在讨论家庭观赏性饲养的时候,龟的放养密度主要围绕着活动范围、水质调控等问题展开,那么控制密度对龟壳的养护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想要找到答案就要从龟的活动范围入手,在饲养环境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龟放养数量越多,其平均活动范围也就越小,这意味着龟与龟之间的遭遇率将提升。龟在进行交配或模拟爬背的时候是十分凶猛的,包括陆龟、水龟、半水龟在内的很多品种雄龟都有撕咬雌龟的习惯,交配季节中的雄龟为了争夺配偶,甚至会发生相互间的打斗。另外,如扁东方龟、凹甲陆龟等领地意识较强的龟即便不在交配季节也容易因争抢领地而引起相互攻击。龟在向敌对方发动攻击时,主要以啃咬、撞壳为主,这对龟的甲壳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因交配和打斗引起的壳体损伤屡见不鲜,因此,过大的饲养密度有可能引起上述情况的发生,不利于对龟甲的养护。

不同品种的龟在习性上差异很大,因此在饲养密度上不能以既定值一概而论,需要分门别类地细心对待。笔者建议,壳长在3-5cm的小龟可以控制在每立方水体110只以内;壳长在6-10cm的龟可以控制在每立方水体60只以内;壳长11-15cm的龟控制在每立方水体15只以内为佳;成龟壳长超过30cm的大型龟类应酌情考虑,一般每立方水体不宜超过三只。

通过以上的五个建议,龟友们或许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养出漂亮的龟壳也更有信心了。其实,造就漂亮的龟壳,方法远远不止这些,大自然在创造龟这种生灵时,已经赋予了它完美的外表,养龟爱好者们只要更深地掌握龟的习性,为它们设置舒适的环境,并牢牢谨记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把爱龟塑造得健康而完美将不是一个梦想。

草龟怎么把壳养的圆润,草龟怎么养的肥肥的(7)

版权声明

本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神龟网”

—龟业资讯门户 龟宠玩家世界 —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