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第三座迪士尼花落谁家”的讨论,轮番上热搜,好不热闹。
日前,武汉、广州、长沙、青岛、天津、成都、重庆均传出引进迪士尼乐园的消息。其中,有的辟谣或被辟谣,有的积极表态要努力争取。
热度一波又一波,为什么坊间对迪士尼落地如此敏感?城市之间争的又是什么?
01 年利润超80亿的吸引力
2009年11月4日,上海迪士尼拿到批复一个半小时后,距离其选址3公里外一块宅用地因“迪士尼”概念,经过16轮竞价,以溢价264%完成出让。
迪士尼的赋能,并不仅体现在房价上。
2016年,上海迪士尼开业,第一年接待游客超过1100万人次,成为全球最快盈利的乐园。此后,上海迪士尼始终保持着年超80亿的赚钱速度。
2019年,开业三年,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快乐旅游趋势报告2016年6月-2019年6月》,其中表示,该园区消费对上海全市GDP(3~4万亿)年均拉动0.21%,年均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5万个,年均间接提供岗位6万人次。
今年4月,上海迪士尼乐园所在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披露了其七周年“成绩单”:度假区开放运营7年来,已累计接待游客逾1.13亿人次,共实现旅游收入超615亿元(平均每年87.85亿元)。
显而易见,上海迪士尼创造的成功经济样本,以及对城市在商业活力、资源聚集等领域的赋能,让新一线们面对千载难遇的机遇都想要搏一搏。
02 稀缺的IP价值
近几年,迪士尼乐园最为被诟病的便是其不断上涨的门票价格。
《纽约邮报》报道,过去50年,迪士尼门票价格上涨了近40倍,远超工资、租金和汽油的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