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它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也是旧时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夕节是中国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重要节日之一,除汉族外,满、朝鲜、壮、侗、苗、畲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但有些少数民族对这个节日有其自称,如满族称之为祭星节、鄂伦春族称之为祭月亮等。
2006年,“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由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申报的“七夕节(乞巧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甘肃省西和县一带,七夕乞巧民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点,主要流传于甘肃省东南部的西和县及礼县的永兴、盐官等地。它出现于汉代,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明清两代达于兴盛,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由于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乞巧民俗在西和久传不衰。
西和乞巧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集信仰、诗歌、音乐、歌舞、工艺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从农历六月三十日(小月为廿九日)晚开始,至七月初七日晚结束,前后历时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
在第10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中,有两组展现陇南地区乞巧节民俗文化的摄影作品分别获得提名奖和记录奖。
01
《陇南乞巧女儿节》
第10届 节庆活动类 提名奖
摄 影:孙杰
拍摄时间:2015年8月19日-2016年8月9日
拍摄地点:中国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礼县
拍摄民族:汉族
图片故事:“乞巧”虽然在中国民间流传甚久,因为流传于女性,大多都是独自在家的私祭,会有一些较为固定的流程,但没有统一的仪式要求。甘肃西和、礼县一带的乞巧女儿节相对来说比较社会化,从农历六月三十开始到七月初七夜晚结束,上至老人下到小孩都参与到祭拜乞巧娘娘的各种仪式活动中。有研究者称这里的乞巧祭祀有本地神的原型,信仰基础更坚实,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挖掘倡导,正在转型成为有现代色彩的本土特色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