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电子健康卡的条件,申请电子健康卡的正确步骤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13 19:10:40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4日讯(记者杨娟娟)外地患者来汉就医,电子健康卡是否能够“一卡通用”?未携带纸质病历,医生能否跨域调阅患者的诊疗数据?记者昨从武汉市中心医院获悉,作为国家卫健委探索电子健康卡“跨域互联”的首批试点,目前该院三个院区均已更新索引体系,并实现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信息互通。

患者在这三家医院就诊,可实现诊疗数据“互通”

王女士夫妇因工作关系,分居武汉和上海两地。以往,王女士在两地跨区域就诊,需要随身携带纸质病历和影像报告。随着电子健康卡在试点医院跨省通用,若王女士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武汉市中心医院就诊,无需再携带纸质病历资料,持电子健康卡即可在线调阅患者在两家医院的诊疗数据,实现跨区域、跨机构检验检查互通共享。得知这一便民举措,王女士啧啧称赞。

武汉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副主任左秀然介绍,在探索信息化管理初期,各大医疗机构纷纷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但由于患者索引不统一,相互之间信息无法互通。患者每到一家医院申领一张就诊卡,导致一院一卡、多卡并存、互不通用的局面。

据了解,主索引可以理解为检索信息的关键词。比如,我们去图书馆找一本书,是以书名、作者还是出版社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过去大家的管理标准不一样。统一主索引,就是大家采取统一标准进行信息管理,这是实现“全国通”的基础。

近年来,国家发布一系列卫生健康政策文件,要求建立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主、其他证件号码为补充的唯一主索引,普及应用居民电子健康卡,推动“一卡通用”。与此同时,明确国家建成电子健康卡跨域主索引服务系统,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逐步实现院内患者主索引标准统一。

“不同于前期各医疗机构制作的就诊卡,电子健康卡是国家统一发行的电子就医凭证,关联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具备‘一人一码、全国通用’的特征。”左秀然介绍,居民进入微信“医疗健康”模块或登录各医院官方微信,完善个人信息即可在线申领电子健康卡,就诊时只需出示二维码即可。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跨域互联”或将加速推进

11月7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医疗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有关情况。目前,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省级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平台的联通全覆盖,已有8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0个省份超过80%的三级医院已接入省级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5个省份开展了电子健康档案省内共享调阅,17个省份开展了电子病历省内共享调阅,204个地级市开展了检查检验结果的互通共享。

“经过前期筹备,国家卫健委选取武汉市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三家医院,率先试点跨域互联,积极推进国家患者主索引统一的整体目标。”武汉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杨国良介绍,市中心医院从2016年开始探索互联网医院建设,在湖北省率先通过互联互通五级乙等测评,也是全国首批达到智慧服务三级水平的医院之一。目前,市中心医院三个院区均已更新索引体系,使用国家统一的患者主索引ID,并实现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跨域互联”。

12月1日在沪举办的“一卡在手、健康随行”医疗机构电子健康卡跨域主索引服务与多卡(码)协同便民服务应用现场会上,上海、武汉、厦门三地医疗机构交流试点经验。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解读《医疗卫生机构患者主索引标准统一技术指南(2023版)》,并提出努力实现到2025年“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健康卡”,让人民群众真切享受到数字健康红利。这意味着,居民电子健康卡“跨域互联”或将在全国加速推进。届时,老百姓凭电子健康卡就可以在国内不同医院之间“一卡通用”,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