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的利弊,读小说到底有啥用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14 06:43:00

文·段宏刚

为了委曲求全,那个于公元1005年元月,跟辽国签订“澶渊之盟”的宋真宗赵恒(968年——1022年),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才能,值得称道的地方并不多,但在文艺才能上,他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这仿佛是大宋王朝绝大多数皇帝的通病,重文轻武,把流露出文艺范看作是一种时尚。

从创作诗词到写书法,再到发扬和推广道家和儒家文化,宋真宗切切实实做出了许多成绩,连《全宋诗》都不惜版面,收录了他的22首诗,这对一个帝王来说,能被文学史铭记确实是一种荣耀。

宋真宗流传最广的一首诗,无非就是那首《励学篇》,诗曰: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读小说的利弊,读小说到底有啥用(1)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到后来,这首诗被某个文人浓缩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成为妇孺皆知的谚语,是人们对读书人投来的最高致敬,也是读书人自我陶醉的最好借口。

读书这个词汇究竟是什么时候形成,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它在古代经典著作里频繁出现过,出现最早的是在西汉文学家戴圣所著的《礼记》中,在《礼记·文王世子》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

古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生产中,对读书的意义已经有了明确认识和深刻理解,认为读书是学习知识文化的不二法门,并且规定,冬天是适合读书的季节。

古人为什么认为冬季适合读书?依我之见,原因有两个,一是冬季是农闲时节,人们有大量时间可供读书,二是冬季气候寒冷,在寒冷气候的刺激下,人的头脑和思维往往比较清晰,读书效果会更好。

关于读书的意义和作用,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名人,从不同角度都有深刻的见解。

读小说的利弊,读小说到底有啥用(2)

孔子拜见老子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在北宋大文豪苏轼眼里,春秋晚期的大圣人孔子之所以学富五车,受人景仰,是因为他的学问是用时间从一本本书籍里兑换来的。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是清代初年著名文学家涨潮在自己著作《幽梦影》里的名句,在他眼里,不同的人生阶段,读书的作用、目的和心境完全不同,但读书完全可以增长智慧和丰富人生阅历,这是毋庸置疑的。

“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现代大文豪鲁迅对读书的理解一针见血,读书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掌握了多么丰富的学识,而是要学以致用,为个人生活服务。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现代大作家梁实秋认为,什么时候开始读书都不算晚,学到老活到老才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读小说的利弊,读小说到底有啥用(3)

郭沫若《中国史稿》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现代大文豪郭沫若以辩证法阐述了读书的意义,书还是那本书,有心之人去阅读,可以读到一番风景,而无心之人读它,很容易变成书呆子。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在20岁左右时说出的名言,激励了许多学子,在他眼里,读书和学习肩负着一个民族崛起的希望。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西方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把书籍看作是人类精神世界里不可或缺的营养品,是引领人类走向光明、智慧和自由的向导。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同样很看重优秀书籍的积极作用,在他眼里,接触好书,总能让人受益匪浅,胜过自己误打误撞千万倍。

读小说的利弊,读小说到底有啥用(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