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出版新的《犍为县志》,其《盐务志》云:“犍为盐务……商有定名,销有定岸。民无淡食,税无蒂欠。官民两便,地称富饶。(注:时有‘金犍为’之称)”这是目前可考的“金犍为”三字最早正式进入官方文书的记载。
“金犍为”的说法,大概从乾隆时期开始流传。
当时,五通桥是犍为县最大的盐产地,至今一直产盐,即便是五通桥划出之后,犍为县仍然产盐卤和盐,生产井盐所需的牛也是罗城的强项,至今以“罗城牛肉”闻名。今天县境内以盐井命名的地方不少,除了金石井镇,还有九井乡等,县城还有个地名“盐关”。至于必须的煤炭,就更不用说了。
以前官场,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清代省府衙门里,挂了每个县的牌子。二百来个县里,只有犍为县和富顺县的磨得最厉害,因为哪个当官的都想去这两个最富庶的县当官。他们摸着这个牌子,舍不得放下,于是摸得油光水滑了。这个说法,反映了当时犍为县与富顺县的特殊地位与影响力。
“金犍为”的奥秘
说犍为县“物华天宝”,在近现代之前的四川省,其地位恐怕找不到第二个县(抗战时期,管理全国盐业的最高机构—盐务总局就一度搬迁到犍为县五通桥镇)。彼时,犍为县盛产之物,除了盐,还有铁,特别是煤(今天还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嘉阳煤矿内迁到此开发煤矿,为重庆钢铁集团等提供战略用煤,功不可没(今天声威大震的嘉阳小火车就是嘉阳煤矿的副产品)。笔者看到的一则资料,当时中国纸厂内迁宜宾,其重要原因就是嘉阳产煤。所以,当年黄炎培就曾为富甲一方的“金犍为”引吭高歌:
犍为
五通桥入犍为治,问犍为舍人,长眠何似?
直上紫云宫外,化工神妙,平地楼台起。
美哉犍为!铜山嵯峨,岷江萦纡;山前错落村居,江上往来舟舆。竹根之盐可煮,嘉阳之煤可储;清溪竹木满车,五谷穰穰满家。其地其人,可歌可呼。
我爱犍为,还问犍为爱我无?
为什么犍为集中了盐、铁、煤这样丰富的资源?这是天生的。
为什么老天爷这么眷顾犍为县?这得从有趣的误打误撞说起。
古人离不开盐,但因科技落后,寻找盐泉的主要方法是人舔尝岩石、泉水等,或通过鹿子等动物习性来发现盐泉,然后打井——所以内地的称为“井盐”,旁边的井研县就是因为“研井”得名。
古人只知道犍为县有盐,却不知为什么有,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全国到处学习大庆打油井,忽然一天钻井队到了犍为县。他们在犍为县罗城区猛打油井,不料没有打出石油来,却打了一个名满天下的“威西盐矿”。这个工程被列入1968年的“国家重点工程”,探明其是我国第一个特大型岩盐矿,其南北长35公里,面积达800平方公里,矿藏量达189亿吨以上,足够开采上千年。据马岩发表在《中国地质》的文章《〈四川省威西盐矿〉获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称它“彻底扭转了四川盐业生产‘等米下锅’的被动局面,救活了自贡市,为振兴四川盐业和化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下,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脚底下居然隐藏着中国最大的井盐矿,难怪这一带,包括乐山市和自贡市都大量产盐,而且自贡市还被称为“盐都”。
因为有威西盐矿,可以解释这里的盐产历史了。可进一步,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大的盐矿呢?根据地质学家们的研究,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都经历了N次陆地、海洋变迁。三叠纪末四川结束了海侵历史,东部转为内陆湖盆环境,湖盆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几乎占据今四川盆地全境。地质学家陈丕基先生将东部内陆湖盆命名为“巴蜀湖”。到了侏罗纪时期,巴蜀湖面积逐渐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称为“蜀湖”。随着紫色砂岩的厚度沉积,相应沉积了含盐卤物质;在盆地南部的今重庆市綦江区以西,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自贡市以南形成了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的“巴湖”。巴湖在干旱气候强烈蒸发作用下,出现含盐沉积,积聚于侏罗纪岩层中。到白垩纪,蜀湖沉降中心在今雅安市—峨眉山市一带,犍为县就在这一点。这就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犍为县会有特大型的威西盐矿。而且这一带恐龙多,可能与这里的井盐有关。
“金犍为”与“银富顺”
因为盐,成就了犍为县与富顺县。也正因为盐,导致两个县部分地方从其县域分出。
犍为县,自从北周武帝保定三年(563年)在孝姑镇永平村设新的武阳县(不是今眉山市彭山区),到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名犍为县,一直延续至今,县名使用长达14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