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物资有哪些质量问题,防疫物资生产超期怎么处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18 16:40:09

新京报讯(记者 张洁)3月15日,中消协公布消费者投诉情况,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涉疫情消费者投诉180972件,其中,涉及价格问题81581件,占比45.08%;假冒问题6412件,占比3.54%。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应积极行使监督权,依法维护权益。

据中消协介绍,疫情期间价格类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其一,部分不法商家低价进货高价售卖,哄抬物价,甚至同批次产品,短期内连续涨价。其二,部分经营者以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用品高价强制搭售其他物品,限制消费者选择。第三,部分经营者不落实明码标价,只标总价,没有明细的品名、单价、数量、重量等。

产品质量关系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根据中消协统计数据,消费者投诉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一是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质量参差不齐,比如口罩开线、产品过期等;二是部分商家售卖属于三无产品的防疫用品;三是以防疫为噱头,夸大或虚假宣传普通口罩的防护功效,或者以普通一次性口罩冒充医用口罩;四是销售假冒品牌口罩、进口口罩等。

以重庆市江北区消委会接到的投诉为例,2020年1月底,据消费者胡某反映,其在当地某大药房分三次花费1350元购买了68个3M KN95口罩,平均每个20元,后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认为此店售卖的3M、KN95口罩为假冒产品,且口罩外包装和内部包装上标注型号不符。消费者要求全价退回口罩款,依法处理商家。后经调查和调解,药店方退还消费者相关费用。对消费者反映的假冒问题,移送给了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中消协指出,针对部分经营者趁“疫”囤积物资、哄抬物价、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建议有关部门继续采取有力措施,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同时,对于部分经营者实施的虚假宣传、哄抬物价、以次充好、拒不履责等不法行为。消费者要积极行使监督权,及时投诉、举报,依法维护权益,保障健康安全抗疫。

新京报记者 张洁

编辑 李扬 校对 刘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