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刚开始出发时,“敢”的口号是能激励人前进的。而随着比赛深入,观众看养成节目,看点会在不同时期变迁,如果继续一味强调“敢”,那可能会走向“莽撞”。
其实,不一定要选手逆风翻盘,也未必能乘风破浪。因为节目组不断强调,“敢”的重要性,仿佛只有勇敢才是正确的,而胆小、隐忍、低调、厚积薄发,就成了这个节目里被摒弃的价值观。
在《青你2》里,制作人蔡徐坤和练习生上的节目里,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多远都可以到达。万事万物,均可以用同样的价值观,抒发最浓的情感。
透过这些案例,你就知道文案对整个节目气质的作用有多大。
确定一句slogan,就相当于给整季节目出了一道命题作文。答题的人,毫无疑问是练习生们,但出题人,才是成败的关键。
透过这几季节目的文案变迁,你会发现他们选择的标准其实很难预测。
例如《明日之子》第二季的口号,主要是贴合核心嘉宾的价值表达。“带领、冲撞、正流行”这三个关键词中,“正流行”正是当时作为赛道星推官的李宇春,当年的专辑主推概念。
这样的口号成功吗?我认为叙事是有点割裂的。至少,在观众这里,过于抽象,没有太大的生活共鸣。
成功的slogan往往都适应节目赛制,也配合了时下语境。练习生节目最初被观众熟知时,他们着力去刻画“努力”的过程,而非成名的后果。因此,《偶像练习生》有了“越努力越幸运”这样的口号。
相比之下,后来出现的《创造101》的“逆风翻盘、向阳而生”,并没有这么大众化。从字面理解,这句话似乎只关注了那些“没有优势的人”、希望他们翻盘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