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开篇,朱棣征伐阿鲁台归来时,居然会遇到刺*。此时刺*的执行者显然就是孙若微等靖难遗孤,但主使者却是一个被孙若微称之为皇爷的人。不过这个皇爷在见孙若微和孙愚时,却背对观众,编剧也算是煞费苦心了,难道这么害怕观众认出这个皇爷吗?这个皇爷的身份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他甚至可能是《大明风华》前面几十集的最大的BOSS。

皇爷
从各种迹象来看,这个皇爷可能是朱棣次子朱高煦。原因有三:1.朱棣被刺*之时,朱高煦是得到一定消息的,并且做了安排;2.从体形上看,这个皇爷的体形也确实像朱高煦;3.在历史上,永乐年间,争抢皇位最激烈的是朱高炽和朱高煦,《大明风华》究竟是以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
随着《大明风华》剧情的发展,这个皇爷是朱高煦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了。皇爷居于幕后,朱高煦却是在明处,其性格特点与幕后的皇爷完全不符。电视剧都是编出来的,后续的剧情发展当然难以猜测,但不妨从历史的角度去判断这个皇爷的身份,看看能不能猜中呢?

皇爷
这个皇爷的身份不大可能是朱棣的儿子。历史上的朱棣共有4个儿子,其中一个早死,剩下的3个分别为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煦、朱高燧在《大明风华》中已经出现,而且他们俩对太子朱高炽的皇位影响较大,朱棣对这两个儿子看得很紧,想在朱棣眼皮底下耍阴谋,这两个儿子没这个本事。况且剧中朱棣已当着众臣的面确立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这两个儿子想要再当上皇帝,唯一方法就是兵变,然而这事两人已经干过了,结果失败了。
既然不是朱棣的儿子,那么这个皇爷就必须有这几个特征了:1.不是朱棣的儿子,那就是朱棣的兄弟;2.此人才能非凡,实力雄厚,贪恋皇位;3.此人可能很恨朱棣。综合这3个特征,皇爷的身份呼之欲出,他就是朱棣的弟弟、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
朱权自幼好学,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被朱元璋封为宁王,封地大宁(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属于明朝与蒙古交界之处。之所以认为皇爷是宁王,主要理由如下:

孙若微见皇爷
1.朱权才能不下于朱棣。朱权和朱棣一样,曾多次随朱元璋北征,作战英勇,而且精通谋略。
《明史》:权数会诸王出塞,以善谋称。
2.靖难之役中朱棣胁迫朱权起兵。在靖难之役之前,朱权的实力非常强大。朱权手中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和朵颜三卫的骑兵,兵力不下于十万,且这些军队长期和蒙古交战,都属于精兵。坦率地讲,他的实力比朱棣还强,朱棣刚起兵时才几万军队。

孙若微见皇爷
朱棣起兵后,曾对手下的将领说:“我曾经巡察塞上,见大宁军十分剽悍。我能获得大宁的话,采用骑兵助战,大事可成。”当时建文帝削朱权的护卫,朱棣带兵前往大宁,得到朱权的款待。朱棣却耍阴谋诡计,假装离去,在朱权为他饯行时,朱棣埋有伏兵,趁机将朱权迎入燕军大营,胁迫朱权共同起兵。
3.朱棣出尔反尔,耍了朱权一把。在胁迫朱权起兵之时,朱棣曾承诺,事成之后,将与朱权共分天下。结果事成了,朱棣自己当了皇帝,却把朱权打发到南昌去了。永乐元年,朱权还被告发以巫术害人,朱棣曾派锦衣卫调查,结果什么都没查出来。

朱棣
《明史》:权入燕军,时时为燕王草檄。燕王谓权,事成,当中分天下。
朱元璋的儿子很多,最出色的无疑是朱棣和朱权。史学家蔡东藩曾评价两人:燕王善战,宁王善谋。但善谋的宁王却轻信朱棣的话,被朱棣当猴子耍了一把,朱权心中岂能无恨?朱权本身就有能力、有实力,又恨朱棣,造朱棣的反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朱棣当了皇帝之后,改封宁王的封地为南昌,显然是让宁王远离大宁。历史上的宁王朱权并没有造反,但肯定会暗中积蓄力量,做好造反的打算。朱棣这一脉与朱权这一脉的恩恩怨怨延续了120年,朱权的子孙中几乎每一代宁王都想伺机造反。最终起兵造反的是正德时期的宁王朱宸濠,被王守仁平定,宁王这一脉就绝了。

孙若微见皇爷
随着《大明风华》的剧情发展,皇爷的身份也会逐渐浮出水面,他究竟是不是宁王朱权呢?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