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翔华唱汉味童谣,讲武汉文化(13)
踢毽,顾名思义,用脚踢打,这是毽子游戏中最基本的动作。如今踢毽子(毽球)已经成为国际上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其主要技法仍然是踢打。
武汉伢们的踢毽有何名堂?玩之前,会有人问道:“是玩大麦,还是小麦?”这里有讲究。
“大麦,小麦”是误读错听,实际是“大门,小门”。单腿踢毽,武汉俗称小门;双腿跳起踢毽,武汉俗称大门。
台湾李秉所著《踢毽子》一书,则分成“小武、大武”,这是沿袭江浙、福建一带的传统说法。
小门、小武,古时又叫文科或立踢;大门、大武,古时又叫武科或跳踢。
小门唱名谣:
带扒、外带扒、
吸、拱、踶、
勾、反、敲。
以脚之内侧向上踢打曰“带扒”,古称“里翔”,为最常见的动作,有“左带扒、右带扒”之分,如果左右轮换踢打,形同八字,武汉俗呼八仙过海。
以脚之外侧向上踢打称“外带扒”,也叫“拐”,古称“外翔”,也有左右之分。
小门中的带扒,最常见
毽子落下停在脚背叫“吸”,有“挺吸。花吸”之分,“挺吸”,伸直脚直接“吸”,“花吸”,就是脚在空中划一小圈再“吸”。
用膝盖以上踢叫“拱”,还有“踶(di4),勾、反、敲”等动作,均分左右。
大门唱名谣:
剪、撑、跬(读kuǎ)、
踩、搕(读kó)、拉、扒。
剪:将左大腿抬起平齐,小腿垂下,右脚侧踢毽;
撑:左腿伸直跷起,右脚侧踢毽;
跬:左腿弯曲,右脚侧从左小腿下踢毽;
踩:右脚侧从左脚掌下踢毽,所以叫踩;
搕:双腿叠起,右脚在下,右脚尖踢毽;
拉:左腿伸直从里向外拉,右脚侧踢毽;
扒:左腿伸直从外向里扒,右脚侧踢毽。
大门相对难度高,运动量大,比较复杂。踢打时,整个人有瞬间的腾空,双脚按唱名做相应动作,左腿始终不能落地,踢毽均用右脚,“剪”是最常见的姿势。
打毽跢 (郁胜文,摄于汉口新成里,2006年11月)
∫
【关于我】
彭翔华,男,1954年生于汉口六渡桥与铜人像之间的古三皇。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非遗项目“武汉童谣”武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致力于武汉童谣的收集、整理、考订、研究、传承工作,出版专著有《武汉民间童谣辑注》《武汉歌谣故事》《武汉童谣纵横谈》《武汉民众乐园故事》《大城小巷》等,《武汉民间童谣辑注》荣获湖北省第十届“屈原文艺奖艺术奖”。
“彭翔华唱汉味童谣,讲武汉文化”,为你解读,趣说武汉老童谣,以及与之相关的武汉老儿童游戏、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轶闻故事、方言俗语等。
欢迎交流,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