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学要不要准备口罩,在学校需要戴什么口罩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27 21:07:42

3月13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技术方案(第七版)的通知》。通知明确,高校、中小学、幼托机构开学后,在校期间不强制要求佩戴口罩,可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意愿选择是否戴口罩;非疫情流行不允许高校封校管理。

这次调整是校园疫情防控措施的又一次优化。此前,社会整体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时,校园防疫不仅得到相应调整,而且还推出了诸多校园自身的防疫举措,比如在是否停课、范围如何把握等方面出台的规定,均为校园防疫所独有。调整体育课时和内容、一些地方明确体育中考取消长跑等,都是优化校园防疫的特殊做法。

“不强制戴口罩”这条规定,不仅带有校园防疫的鲜明特点,而且还考虑到了学生爱动的天性。孩子们在体育课上和平时都闹腾得欢,身体对氧气的消耗和排出的二氧化碳,普遍要比处于安静状态的成年人多出不少。在此背景下,学生整天戴着口罩,对身体反而不利,不强制戴口罩,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体育运动,可以甩开膀子动起来,在平时也能展现出活泼好动的一面。

这条新规契合校园的实际情况,但要与其他相应举措一起,才能共同营造校园科学防疫的良好局面。强制要求戴口罩、动不动就停课、学生稍有不适就被劝回家、病后返校需持医院证明等过度防疫做法,给很多学生和家长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受影响。这些不科学的做法,也应一并调整或取消。

当然,“不强制戴口罩”不是放松躺平。戴口罩既可预防新冠感染,也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因此,不强制戴口罩,也不是一刀切地要求不戴,在呼吸道传染病局部流行时,适时倡导戴口罩也是应该的。此外,还应通过错峰就餐、强化教室等场所的通风与消毒,分批开展全校性活动等方式,把防疫对学生和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校园防疫要在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走向不足和过度这两个极端。

校园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处于人口密度较大、教学又不能耽搁的两难之间。且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既要防范疾病伤害身体,也要避免不当防疫影响健康和教学,因此,校园防疫理应比其他领域的防疫更加精细,需要根据情势变化动态调整,如此才能让学生始终受到科学防疫措施的保护,并尽量减少疫情对教学秩序的干扰。□ 罗志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